焦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负面情绪
短期的焦虑
并不会太影响生活和身体健康
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的状态
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最近看到一组漫画
生动地体现了焦虑者的日常
你是这样吗
每天早上
还没起床就开始一天的焦虑工作
在脑袋里构思好了
今天可能会经历的各种灾难事件
当你出门时
你开始焦虑有没有锁门
家里煤气关没关这些问题
因为之前在焦虑别的事情
所以心不在焉就出门了
当你在开车时
不管多大的电台音乐
也盖不住你脑袋里
跑出来的各种灾难妄想
仁慈的上帝
应该禁止任何陌生号码
给你打电话
因为这会给你带来
沉重的大脑负荷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5622c500d7350bec.jpg)
和爱慕的人单独聊天
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也是最痛苦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9d8c4dd8549f00e6.jpg)
当你看见别人在一起
说话不带上你时
总会觉得自己
就是他们的讨论对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b8f153fe74e2ceb2.jpg)
去任何社交场合
对你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不是用来享受陪伴
是用来挑战自我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f36d7060828a9f1c.jpg)
当一天终于结束
你的工作却依然还没完成
它会伴着你入眠
伴着你进入新的一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d6e881a89ad91c9d.jpg)
没有谁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想得太多,心就会苦。
在平凡的日子里,摆正自己的心态,知足常乐、活在当下,就是幸福。
余生不长,凡事看开一点,就不那么累了。
1
记住“足够好”就是新的完美
很多完美主义者总是试着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自我设定的目标,但这很容易导致压力和气愤。
告诉自己,人生的每场考试未必都要赢,全力以赴就好。
通过这种认知暗示,人们也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如果用“我要赢得一切”的态度,会把每一个人都转移到敌人的角色,得不偿失。
当你不再过多关注“做到最好”时,就能释放存留的焦虑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758171f26ce59a86.jpg)
2
停止一心多用
看起来一心多用和焦虑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它确实会导致一个人的焦虑。
就比如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情,工作、查看手机、回复邮件和别人交谈等等。
这些干扰会使我们对每件事都毫无头绪、焦头烂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学习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焦虑感自然而然减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83e8ed1067972cd6.jpg)
3
关注你可以控制的事物
心理学教授Harry分享了一段他的体验。
他说,“以前我经常因为感觉不舒服而抱怨。
我坚信我生病了,即使所有的身体测试都显示我是健康的,但我总感觉晕眩,头疼和紧张。
我变得越来越恐慌。
当我终于意识到,我只是对这种担忧产生了习惯性的依赖时,我不得不开始控制我的胡思乱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a79697158e202e54.jpg)
我们无法控制身体,但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想法,想法又往往能直接通过身体症状反映出来。
所以当你感到头晕、紧张时,就问问自己,“这是因为我的担忧造成的吗?”
4
不要逃避你不喜欢的事情
大脑有时会给我们的直接经验编故事。
比如,你是早起困难户。
设定好明天早起做运动,但是第二天被7点的闹钟吵醒的时候,大脑中的直接经验第一反应会反射出:“今天不起来也没什么,我明天就会起来了。”
但当你第二次重新面临这种状况时,你的身体已经知道上一次“设定”好的情景,身体会再次重复上一次的经验,把“希望”寄予另一个“明天”。
所以,不要去躲避那些令你焦虑的情形。
尝试让你的身体直面焦虑,慢慢地改变大脑中的直接经验。
![](https://img.haomeiwen.com/i8759222/0b7dd9a96003442e.jpg)
5
转移注意力做点闲事
你已经为一件事情反复纠结,找不到办法时,如果还是死磕这件事,持续上涨的焦虑感,就会让你对这件事情过度思虑;
从而陷入“想太多——更焦虑”的恶性循环。
选择做一些轻松的闲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比如编程序卡死在某一阶段的时候,可以试着打一盘游戏;
写不出报告论文,可以去看点搞笑视频或者做个饭。
千万不要觉得这些是在浪费时间。
当你重新回归到之前让你纠结的问题时,竟然会发现大脑中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思路会更加活跃。
6
把焦虑视作一种机会
焦虑并不都是负面的。
适当水平的焦虑能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辨识出周围的处境,也能使我们的表现更好。
所谓的表现更好,是指我们能更全面有效地接受讯息,然后做出选择和反应。
据最新研究表明,当人们焦虑时,一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就会消失。
这种不现实的乐观有点类似于阿Q精神:忽略负面信息,而偏爱对自己有好处的反馈。
通常人们会不理性地忽略那些,对自己造成负面作用的信息,倾向于接受满足自己需求的反馈。
不过,当人体感受到焦虑时,大脑中的杏仁体开始作用,带动下丘脑垂体中的“理性”激素分泌,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客观地接受讯息,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最后想说:
任何情绪都有好有坏,
学着把它们控制在一个维度里面,
对自己的情绪有清楚的认识,
人生就会受益良多。
文章来源于网络
睿心Wiseheart整理编辑
<END>
只要你愿意继续支持小睿
愿意继续陪伴着我们一起走下去
希望大家可以给公众号
睿心Wisehear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