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后周柴世宗(下)

后周柴世宗(下)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09:04 被阅读0次

    世宗柴荣见形势危急,决定御驾亲征。新皇帝的想法,几乎遭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尤以号称“政坛不倒翁”,经历五个朝代十个皇帝的的冯道反对最为激烈。

    按常理而言,十朝元老冯道,久历宦海,为人圆滑,老于世故,方能侍奉如此多的主子,却位居宰相之位,始终不倒,原本不会如此顶撞皇帝,可偏偏他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世宗初即位,刘旻攻上党……道乃切谏)。

    柴荣表示:御驾亲征有何不可?当年唐太宗平定天下的时候,不就是亲率大军,征战沙场,今日我便以他作为榜样。(吾见唐太宗平定天下,敌无大小皆亲征。)

    冯道却不屑地说:陛下应该是比不上唐太宗吧(陛下未可比唐太宗)。

    柴荣又道:刘崇的北汉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御驾亲征,那就是以泰山之势来压鸡蛋,必定会将其辗个粉碎。(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

    冯道反驳说:陛下,您未必就是泰山(陛下作得山定否)!

    世宗大怒,直接打发冯道去监修后周太祖皇陵(委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同时,亲率军队前去迎战。

    在泽州高平县南的巴公原,柴荣率领的后周军前锋与后汉契丹大军相遇。在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的不利局面下,世宗毅然拍板:与敌一战以定乾坤。

    战斗初期,后周军阵右翼不战而溃,世宗柴荣毫不犹豫,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带领亲兵直冲敌阵,在赵匡胤、张永德等将领的死战之下,顶住敌军的进攻,堵住了缺口;左翼、中军适时出击,让敌军大败而退。在随后赶到的援军配合下,后周乘势组织了反攻,打得后汉、契丹联军全面崩溃,后汉国主刘崇抱头鼠窜。

    高平之战的大胜,确立了后周傲视天下的军事地位。

    战后,世宗根据军队在战争中暴露的缺陷,除死带头逃跑的军将,裁汰冗弱,整军练卒。

    柴荣基本继承了养父郭威的施政方针,但在针对藩镇尾大不掉的事实,在“驾驭群雄”方面,与郭威有所不同。

    柴荣曾评说太祖在位时,因为姑息、纵容,而养成了王峻、王殷之恶。因有此恶,故导致君臣情分有始无终。所以,他汲取教训——百官之中,但凡有过失,他就当面对质、斥责,只要认罪,就赦免;有功,就重赏;是人才,就任用,令每个人自主地去发挥潜能、才能。如此,朝廷内外,对他既有敬畏之感,同时又感谢他的恩惠,故而人人对他都很忠诚。 史称五代以来“姑息藩镇”的习气,到了周世宗时期,有了很大改观。

    在政治、经济方面,世宗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

    他带头过俭朴生活,拒绝朝堂上下官员向他,进献珍宝器玩及美食佳肴;破格提拔有识之士,构建有办事效率的政府班子;整顿科举,保证真正有用之才的进身之途;修订《大周刑统》,杜绝滥刑苛法;澄清吏治,对贪赃枉法的官员,亳不留情地坚决打击;招集流民,解决劳动力不足;颁布《均田图》,力求耕者有其田;兴修水利,认真治理黄河、汴河……

    正是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一股新气象、一个新局面就此而现。

    国家变得富强,军力变得强悍,周世宗便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征战:向西击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往南三伐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朝北击破辽国,连克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三关及瀛、莫、宁三州。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公元959年,柴荣在攻取幽州的北征途中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位区区六年。诗圣写给诸葛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用于世宗柴荣,倒也合情合理。

    柴荣是五代中最有作为的政治家。他长期于底层社会闯荡,深知民间百姓疾苦,深知时代潮流的趋势。在登上帝位后,他顺应时代潮流,继承周太祖的衣钵,改革政治、改革军事,将改革推向后周的全部领土。靠着改革,他提高了国力,又凭着上升的国力,不辞鞍马劳顿,亲自统帅大军南征北战,取得了空前的军事成就,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司马光编辑的《资治通鉴》中,对世宗柴荣有一段恳切评价:

    像周世宗这样的君王,可以用“仁爱”来评价了!因为他不爱自己的身体,而爱护百姓。像周世宗这样的君王,可以用“明智”来评价了!因为他不用无益于民的东西,而废掉有益于民的东西。(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周柴世宗(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rj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