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会认为,抱定一个目标,无论任何代价,使命必达是好的,比如:高考、求职、升职等
后来发现,有时候代价太大是不值得的,比如因为执着目标而丧失了童年、青春、友情、亲情、梦想...,大多是关于感受和心灵的。
也就是说看得见的成就再大,也无法弥补这些维度的损失,这些维度包含血浓于水的亲情、真挚的爱情、友情,还有内心的价值期待,就像佛家说的“有漏”。
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影响着我们每一天每一次选择。
目标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执着于目标的实现是需要的,不执着于目标的实现也是需要的。
就像很多冠军心理学描述的那样,如果夺冠欲望太强烈就会忽略竞技本身的乐趣和专注力,从而落败;如果没有企图心和目标感,努力就会失去方向,无法快速进步,通常的“佛系”心态不可取。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白雪公主遇到了白马王子并幸福在一起的结局是怎样?人生除了高考、求职、升职...还有退休、衰老和死亡。
现在是否有一个全貌和系统的视角了呢?
发现问题的复杂和矛盾了吗?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觉得好的不一定真的好,就像孤注一掷的去“夺冠”,“夺冠心态”是成功的必须,也是失败的必然。
原因是:
1.没有夺冠的雄心很难持续投入取得进步。
坚强的意志和意义感、持续的投入,会给人带来克服万难的力量,给成功带来最坚实的动力。
2.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个体也好、企业也好、国家也罢,都是风水轮流转,若要基业长青唯有自杀或他杀后的涅槃重生。
具体一点说:时时刻刻做冠军,你能做几年?
3.“无常”底色的人生,最重要的只有体验的过程。
让我们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什么最重要呢?也许这值得一生去追问。
所以,达成目标的心态是什么?
答:既要执着也要不执着。
您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