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 —《道德经》
分别看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我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记得不久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新闻中说一位顾客去饭店吃面吃面前老板说两块钱一碗,最后结账的时候老板说鸡蛋涨价了要两块五,顾客不愿意给钱觉得老板不讲道理,老板也很生气觉得你吃了我的面凭什么不给钱。
随后在愈演愈烈的冲突中,顾客出了门拿了把刀就把老板给杀了。
如果换成是我们的话,可能就要跟老板理论,或是干脆补钱了事,但很少会发展到能够上报纸头条的地步。
不是说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处处委屈自己,也不是说要鼓励我们去做缩头乌龟,但是当我们刚强的时候,不要到“过刚易折”的地步。
吃亏是福,放平心态,就当给予顾客一个方便,就当给予老板一个台阶,得饶人处且饶人,刚强不屈是一种美好的品德,适时回旋是一种超越的智慧。
第二个例子是我自己的例子,我很少会去直截了当的指出别人的问题,当身边朋友遇到心理上、学习上、社交上的问题往往都喜欢来找我处理,因为我很少会直截了当的否定他们,但也不会yizhi顺着他们说,往往是肯定他现在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还有哪里哪里可以进步等等。
自己也曾经在初高中的时候有过迷茫痛苦的时间段,但是不管我自己怎么压力大,也没有说找老师或其他长辈商量过,因为最后得到的结果一直都是“迷茫个什么,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一直都很清楚这一点,也不会在根本上损伤这一点,但是得到这样的回答和再一次的伤害,让我的心理压力变得更大,成绩反而没有轻松的时候可以提升的更快。
阿姨家的弟弟喜欢找我来说说自己心里苦闷的地方,我也不会去否定他所思所想是错误的,只是告诉他他的压力和迷茫是正常的,即便是知道有些错误的地方也不会直接去指出来,而是会直接告诉他该向哪个方向所思所想,给他把这股气顺下来,不要纠缠在心里导致做事情也很难集中,然后再讲道理,引导孩子去成长进步,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但都是需要一些引导。
不只是孩子,即便是大人,想要对峙欲望,想要铲除恶习,做到不玩手机,也往往会说,“我知道,我试了,我把软件都卸载,但是反反复复的加回来,我做不到。”更何况是自制力本来就差的小孩子呢。
人就像是树,我们需要的是在树的旁边画好边界线,让树在引导区域里自由生长,这样树才能长得健康茁壮。
倘若我们规划的区域过于狭窄,从小就阻断孩子的各种行为,让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那么这棵小树就没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功能,或者是完全没有要“成长”的概念。
倘若我们去对一个长歪的树,要求一下子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像是砍断树的主要枝干一样,适得其反 。
试问,世人谁不想做到期望中的自己呢?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独立个体,需要自发的去成长,有些追求生命终极的会主动要求园丁来修剪,但是有些还没有自由生长起来的也并不是不会去追求成长,只是需要一定的引导来度过当下的困扰和麻烦。
有些人当下可能确实没有“自发追求成长”的趋势,但并不是不可以引导出来这个想法。
教育,相处,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随顺,不要去否定,第二步是给予可以接受否定的人和部分“否定”,第三步才是自己主动的去接受“否定”,自己去追求直着生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