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沈阳,天气已渐渐凉爽。早晚时分,人们纷纷披上外套,在这种季节交替的时候,是最容易感冒的。
天还没亮,马路上偶尔有几辆车飞驰而过,耳畔传来沙沙的扫地声,几名环卫工正在为这座城市梳妆。武装部门前坐着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他时不时地向武装部的大院里望去。又到了征兵的季节,也许这名小伙子在等待着梦想之门向他敞开的那一刻。
有些职业虽然又累又苦,却又很有必要。小伙子要选择的职业,不正像扫地的环卫工人一样吗?在平时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而战时甚至会献出宝贵的生命。
或许从来没有一条标准来评判谁的生命更有意义,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他热爱这一职业,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仿佛是生命中注定要穿上军装。如果不是因为执着的热爱,谁又肯起那么早到武装部的门前去独自等待?等待一个答复。
昨晚,体检复查的结果出来了,都合格了,这是他第三次报名参军。第一次高考与军校擦肩而过,第二次因为户口问题,政审没过,他怕自己这一次又被刷了下来,所以一大早来到武装部门口为自己争取这最后的一次机会。
他静静地坐在门口,任寒风肆意侵袭,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黎明前的清晨凉气逼人,可追逐梦想的心一定有一团火。大学生入伍优先的政策让他多了先胜出的砝码,可从武装部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里他听出了隐藏的含义。他作为征兵后补对象随时待命,就像球场上的替补运动员一样。两次追梦,两次被退,他只希望能够实现当兵的梦想。
清晨六点,路上的车渐渐地多了起来,远处的天边透出一丝朝霞。这时,武装部一名肩扛星星的干部开门后被坐在门口的他吓了一跳,大声叱呵“你坐在这里干什么?”小男孩说明来由后,跟着开门的干部进了门卫值班室。
内向的他趴在桌子上一言不发,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想起了三次报名的经历,不知道究竟该不该放弃。为了梦想,他背水一战,甚至有一点点绝望泪水渐渐打湿了眼眶。在梦想面前,他是那么的脆弱。
前来招兵的干部听说来了一个小伙,还坐在那儿抹着眼泪,便过来询问情况。他把自己的疑惑和想说的都和干部说了出来,可是招兵干部却说:替补又不是去不了,还是有机会的嘛,你先回去吧,等消息。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敷衍罢了,他坚持着要去,虽然这要求显得很不合理。招兵干部生气了,骂骂咧咧起来。而这一幕恰巧被经过的武装部长看见了,来到屋里询问道:"咋回事儿啊?"。"没啥事儿,一个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大学不上,非得来当兵,说什么都不听。"招兵干部向部长汇报了情况。
小伙子觉得部长应该能够帮上忙,于是又和部长汇报了自己的情况。部长不耐烦地问:“今年有新疆的兵,很多人都不想去,你去吗?敢去吗?”小伙子知道领导是在试探他,干脆响亮地回答到:“去!”。这是他平生少有的坚定,生怕错过实现梦想的机会。武装部长口头承诺让他去新疆,也许是气话,也许是敷衍他,一切的一切在没有定兵的那一天都是未知数。
从武装部出来,天边已是光芒万丈,秋风拂过他的脸颊,他仿佛获得了新生。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至少一名主管征兵工作的领导向他承诺,他觉得梦想在望。
有的人,或许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顺风顺水,春风得意;而有的人在这一条路上不一定那么顺畅,布满荆棘和困难,但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结果,他真的被分去新疆服役。
生活中问题总是叠着问题,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问题,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砥砺前行。他到新疆后,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在部队参加考学,顺利考上军校,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多年以后,他一定还记得那个勇敢追梦的早上,记得那个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小伙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