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一是引导、启发,二是讲解,三是示范。袁微子先生说:“示范就是指导。”
示范用字典里的话说,就是“做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换句话说,就是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看。为什么叶老和袁微子先生把示范看得如此重要呢?我想,这要从语文的本质属性说起。从语文是工具这一观点看,可以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习、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既然语文是工具,且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那么,在教学中,许多情况下老师就有必要为学生示范。
在语文教学中,示范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和巨大的作用。示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良好的示范,如绘声绘色的朗读,娓娓动听的创造性复述,写得具体生动的“下水文”,端正秀丽的板书、作业批字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模仿的欲望。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示范之所以能引起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的作用,是因为顺应了儿童的这一天性。学习语言文字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也都需要借助模仿这个阶梯。因此,语文教学中,老师许多方面的示范就成为必要,不可缺少。
示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而且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消除其畏难情绪。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工具的掌握要运用的实践,而示范就直接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它可以从实际上告诉学生怎样运用这一工具。
有的老师不敢示范,怕出丑。只要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示范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