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两本书,都是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决断力的,一本是《学会决断》,一本是《决断力》。因为我本身是一个不喜欢做决定的人,所以每次面对选择的时候都会犹豫再三,十分痛苦。有时候甚至会为了逃避这种选择带来的烦恼,而随意做出一个决定。后面又为这个决定感到后悔。
决策自然是比选择要更高一个层次,就是当做出决定可能影响自己,或者是其他人的时候,这时候要面对的压力就更加大了。
《决断力》这本书给出了四个步骤:第一步,列出选项,也就是看看自己有哪些选择;第二步,分析选项,就是评估每个选项的优劣;第三,:做出选择,就是系统分析之后选出一个相对最好的;第四步,管理预期,就是决策后要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一个心理准备。
很多人面对选择的时候,一般只有两个选项,yes or no,决策失误的概率是 52% ;如果给自己增加1-2个选项,选错的比率就能下降到32%。
增加选项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利用机会成本,问问自己同样的时间或者金钱,如果我不做这个能做点别的什么呢?哪怕仅仅让自己意识到还有别的选项,决策水平都能大大提高。
还有一个方法是“寻找亮点”,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这是最简单的增加选项的方法。
平时买东西、找工作、租房子,甚至找对象,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把所有选项都摆在桌子上,统一选择,效果最好。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是不停地寻找各种选择,直到你至少两次爱上同一个选项。
第二个要点就是分析选项
由于选项多,其实很多时候会眼花缭乱,下不了决定。如何看清楚选项的优劣呢,作者给了三个方法。
一招叫做“设立反对派”。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证实偏见”,通俗点说就是“先入为主”。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事儿是对的,大脑就会主动收集支持这个判断的信息,自动过滤跟这个判断冲突的信息,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
还有一招叫站在远处看选项。很多纠结是因为各种复杂情绪在影响判断,在别人眼中或者过段时间自己回头再看,根本不重要。真正的高手都擅长跳出来看问题。作者介绍了一个很实用的旁观术,叫“10-10-10法则”,就是让自己站在三个时间尺度去看现在的选项:
• 10分钟之后,你会做何感想?
• 10个月之后,你怎么看待今天的选择?
• 10年之后呢?
第三招叫验证“基础比率”。所谓基础比率,就是以前的人做同样的事,做到的平均水平。靠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总是很有限的,用别人的评价来弥补信息的不足就很聪明,有时候分析选项好坏的最佳参考指标,就是基础比率。我们平时做决策就要有这样的精神:第一看基础比率,第二看我到底特不特殊,而且你找到的这个“特殊因素”一定要真的特殊。
最后一步,就是如何做出选择?
就是系统分析之后选出一个相对最好的。那什么叫“最好的”呢?其实好不好都是相对的,一个选项张三觉得不好,可能在李四看来就是好的,因为背后支持他们做决策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背后的这个东西就是“价值观”。希思兄弟说,做决策的终极武器就是尊重你的价值观。
不过希思兄弟说,一般人往往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的优先级,只好随大流,最好时不时反省一下核心价值观。咱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这个道理。
这时候,就进入了科学决策的第四步,管理预期,来降低决策后的焦虑感。
一个方法叫作用“小剂量现实”去验证假设。
• 一是要尽可能地尝试新事物;
• 二是尝试要可控,要确保试验不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三是要获得反馈,从结果中学习,随时调整做法。
另一个方法很有意思,叫做“事前验尸”。也就是说,我们先假设一个悲惨的结局,然后倒退一下,想一想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