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作者: 果壳之王 | 来源:发表于2022-08-18 07:55 被阅读0次

第一部分: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

什么样的父母是“问题父母”?作者认为,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就是问题父母。但这里的“持续性”和“反复性”也有例外,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巨大,往往一次就给孩子造成重创。

以下是七种典型的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类父母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子女在其影响下,构筑了一个完美父母的假象。他们甚至认为父母的虐待是理所当然。他们否认父母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他们会自欺欺人地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2.不称职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易察觉且难以界定。他们的伤害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疏忽。他们的子女就像没有父母似的,不被关爱,被剥夺了童年。
3.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
他们的操控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即简单直接、毫无掩饰地控制,经常包括威胁、恐吓和羞辱。比如,他们说:“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理你。”
另一种是巧妙控制,常见的是“帮手型”父母。他们在大事小事上安排子女的生活,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操控型父母导致的结果,是子女常出现两种情况:投降和叛逆。
4.酗酒型父母
作者说,酗酒就像客厅里的大恐龙,生活其中的人,无法驱逐,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对他们来说,酗酒就是家里的大秘密。这个大秘密具备三个要素:酗酒者否认自己酗酒,酗酒者的配偶否认问题存在,家庭成员做出“正常家庭”的伪装。 5.身体虐待型父母
这类父母有几个共同特征。一,他们极度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力;二,他们对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几乎毫无意识;三,体罚孩子已成为他们的惯性做法;四,这些父母往往生长于充满暴力的家庭,而暴力是他们学会的解决问题和发泄情绪的唯一手段。
6.言语虐待型父母
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这类父母也有两种行事风格。一是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比如,骂孩子愚蠢、没用。二是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比如,取笑挖苦孩子、给孩子取侮辱性的绰号。
7.性虐待型父母
很多人认为这类现象不多,但实际上比例并不低。据相关研究及数据表明,每10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在18岁前曾遭到家庭成员的骚扰。而这类伤害会造成3D遗毒,即肮脏(Dirty)、伤害(Damaged)、异类(Different)。受害者的生活因这3D而严重扭曲。他们觉得自己肮脏,认为自己是异类。他们受到的心理伤害就像心理癌症,令其痛苦的同时,也让其生活严重受损。
8.有毒的家庭体系
作者说,这一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它不是独个父母发明的,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它们是逐渐累积而成的。
这种体系的家庭成员间的界限模糊。它要求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必须保持一致;认为不同即不好,不允许任何自主和独立。为了避免家庭中各种力量的均衡被打破,所有人都须遵守家庭规矩。当家庭现有的秩序被打破时,问题父母将通过否认问题的存在、推诿指责、强行阻挠等方式来应对失衡的危机。

第二部分: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9.注意原谅的陷阱
作者原本认为原谅伤害者,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她发现,那些声称已原谅父母的子女,其生活往往并没有得到改善。他们仍为自己难过,仍存在心理问题。她认为,子女可以原谅伤害过自己的父母,但需在理清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做这件事。同时,只有在父母努力求得子女原谅时,原谅才有意义。而作为子女,只有释放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把责任归还责任人,他们的情绪和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10.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父母与子女建立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系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话,就变成了纠缠。在有问题父母的家庭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纠缠,其影响难以估量。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有两类。一,子女不断向父母屈服,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首位。二,子女对父母吼叫、威胁他们,或者和他们形同陌路。表面看似与父母分离,其实他们仍旧和父母密不可分。这两类亲子关系看起来不同,实际上,父母仍旧紧紧控制着子女的感受和行为。
11.自我界定
一个人不仅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对被伤害的子女而言,他们需要进行自我界定。这意味着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影响,一个人仍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面对父母的言行、观念,他拥有选择的权利和质疑他们的自由。如何自我界定?可以采用“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的方法。

12.不再自我惩罚
学会不再自我惩罚,要卸下为童年的不幸承担的责任,将责任归还责任人。你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和内心的孩子对话。你可以对着自己童年的照片,大声说“你不需要为……负责!”这句话的中间加上你受到的伤害,比如“他们的忽视”“他们酗酒”“他们的殴打”。接着,重复刚才的句子,但句式改为“我的父母应该为……负责!”重复以上的练习,让你的感受慢慢适应新的认知。
13.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
作者说,以上的方法和练习,都是在为你与父母对峙做准备。对峙意味着你在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父母。对峙的目的不是报复、惩罚,也不是发泄愤怒;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面对他们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并为你们此后的关系做出定位。对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峙有效果。二是,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对父母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没有解决,就会把这些转移到配偶和子女身上。
正如作者所言,爱不只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方式。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爱孩子。身为子女,当我们受伤而无力挣脱时,记得向外界求助。而这本书,就是让受伤子女摆脱伤痛的出口之一。但当你无力自己解决时,则宜求助专业人士。

相关文章

  • 对原生家庭痛斥是欲加之罪吗?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大家都在谈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人生的危害、原生家庭是原罪、原生家庭无法摆脱之痛等等。 原生家庭...

  • 和原生家庭说再见

    那什么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和原生家庭相对...

  •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如何处理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 ➖➖➖➖➖➖➖➖➖➖➖➖➖➖➖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

  • 没有坏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愿成长的人生,让心理成长避免成为巨婴

    把原生家庭分为好坏,并试图通过批判原生家庭来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因为原生家庭只是个概念,在心理...

  • “太极链”打造优质原生家庭

    很多人都听过原生家庭的痛,比如什么“原生家庭,祸及三代!” -1-什么才是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就是孩子出生后、成...

  • 《超越原生家庭》读书笔记

    罗纳德·查理森《超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为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家庭,虽然我们会离开原生家庭,但是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

  • 迟来的和解,我与我的原生家庭

    何为原生家庭?百度百科释义:原生家庭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庭,儿女还未组成新生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

  •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

    常常看到一些字眼:“原生家庭对你们的影响?”“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原生家庭带来的苦难”“原生家庭的伤害到底有多深...

  •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

  • 爱恨交织的回忆——写给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即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最近看了几篇文章,关于原生家庭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xe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