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领导是会说的领导,未来的领导则会提问的领导。
在班上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当我们把课堂上的新知上完了,我们往往会问到:“请问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此时的教室会鸦雀无声,或者整体回答“没有了。”
当再次问的时候,他们还是一样的回答,没有一个人举手,这实实在在的印证了很多孩子不提问或者不会提问的一面。
大家还记得吗?孩子小的时候特别爱问问题,有一个阶段爱问一万个为什么。孩子们总能大胆地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不爱提问了,我带的这个班级在低年级的时候,孩子都特别喜欢举手发言,举手提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不爱发言,更不爱提问题,现在他们五年级了,在课堂上来来去去就是几个发言,提问。
而在成人中则更害怕提问了?还很不自信地问自己“不知道这样提问对不对。”
因此我们要培养提问题的习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家长老师要给孩子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孩子们提问。
比如家长可以这样问:“今天你跟老师问了什么问题呀?而不是好好听老师话,今天老师都教了你什么”。只有带着疑问批判性思考,才能催生出新的创意。
作为老师,不应该自己知道,自己从头到尾讲述, 如果让孩子一味地听讲,这不是叫孩子,我们只能说这是养鹦鹉。因此,家长要会不断地问孩子“为什么”“你怎么想”等。
2.学会提问做到:不断地训练,认真倾听,懂多少提多少的问题。
要提出对的问题就得多掌握知识。广泛的阅读、深度的理解,与其产生共鸣等都是必需的。懂得多,才能多提出问题。我们看到一个人提出问题,就可以了解提问者知道多少。
未来人类需要做得更多的是提问,人需要具备提问的能力,这是人类必须具备的能力。被动的去听、去接受、去模仿,不再具备绝对竞争力了。创意信是这个时代热门的话题。
要改变我们孩子僵化的氛围,先从家庭开始,自由提出问题、进行交流。父母要营造可以提出任何问题的氛围,让孩子成为无论何时何地、对任何人都能提问的孩子。
思考,往往始于问号,止于感叹号。现在就开始问孩子吧!
你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