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义丐——武训

作者: 简眼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16:24 被阅读0次

          武训(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山东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所赐。

        作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靠着乞讨敛钱,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武训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300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武训走的是教育救国的道路,可谓教育道路上的“千古奇丐”。

    生存在欺辱之下

          武训自小家境贫苦,七岁丧父.随母亲乞讨为生。每次随母亲路过学堂的时候幼小的武训都要驻足良久,他总是被学堂里琅琅的读书声深深吸引。然而在当时就武训的家庭条件来说,上学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已。

          14岁以后,武训常常到大户人家当佣工,却时常受到欺侮。辛辛苦苦干完3年,到了领工钱的时候,某大户人家伪造了一本假帐,欺负武训不识字,谎称所有的工钱早己支付完毕。武训据理争辩,却被诬陷为“讹赖”,并遭到其家丁的毒打,大病一场,在破庙里一连三天不食不语。

          武训认为以往受尽欺辱,都是因为吃了不识字的亏。他又思量,周围像他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如果不念书,穷人永远没有出路。也就是在那时,武训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

    行乞办学

          咸丰九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持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来的较好的衣服和食物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

        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拾麻缠线、给人打短工,甚至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随着款项的增多,武训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同时他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在他49 岁时,武训已置田 230亩,积资 3800余吊,这时的武训觉得时机已经来临,决定创建义学。

    第一所学堂

          光绪十四年,武训花钱4000 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

          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

          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已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

        光绪十六年,武训义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今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

          山东巡抚张耀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给武训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还授其“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武训名声由此大振。

    感天动地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琅琅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纬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

          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

        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义丐——武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cy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