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第1128天 22.7.8运动打卡第299天 2022h 约练639
这次咨询的开场有个小插曲,因为软件以及其他一些应该是非“自身”的原因,让来访“迟到”了。于是就开启了一场关于“迟到”的近三十分钟的探讨。
说实话,在这里我是有“矛盾”的,一方面的想法是,简单的迟到,而且又是非来访主观因素,为何要如此呢,似乎有些“过度分析”。同时又觉得有点意思,很好奇探讨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对来访的意义和帮助又是什么。
似乎是听到了一些,关于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的应对,让来访了解自己的模式,然后呢?可能还是自己的功力太浅,逻辑性也不强,所以对于这部分的感受还有些模糊。
但在咨询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来访的变化,我觉得应该是他的进步。1.在大段的沉默中,来访说是自己的耐受力不够,只能几十秒。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几十秒估计应该是少于一分钟,而其实这里来访“耐受”住了近两分钟,较之前面的咨询,有了很大的不同。沉默非常考验人,尤其来访还是“照顾者”的位置。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到,来访力量足了不少。而且打破沉默的是“老师你说点什么”,而非是为缓和“尴尬”而自顾的又开始话题。2.来访在谈到亲密关系中的场景,有不满意的部分,虽然在亲密关系中依然“妥协”,但能够勇敢的和咨询师提出期待,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支持。
结束后咨询师的反馈让我很是佩服,这么大咖的老师,在观摩现场,如此敞开自己在咨询中的感受,以及对自我的反思,这是难得。这对我们很多新手来说就是的一种榜样,多觉察多反思,关注自我的成长。
咨询的目的,不是改变来访人格内核,还是改变人格内核的功能性部分,让来访有自我,有社会性,有边界,自我的真实性更多,功能稳定,以及自我的实现和满足。
非常喜欢咨询的结束,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时间一到,“好吧,那我们下周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