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先人创造宗教,描绘神祇,装点净土,都是依据既有生活经验,并有所增减。于是宗教规范道德,神祇滋育心灵,净土提振社会。净土,建立在人性之上,是全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企求,应是极自然且有所本的。
依据民族根性、社会文化、形上学养之差异,便有心中各式净土世界的描绘不同。如一神教所说的净土,充满了闪族文化因素。而佛教的净土思想,从印度文化中发展出来,其净土境界当然也结合并适应着印度的文化环境与思想特征。
比如佛经中所谈的净土环境,不外乎四个特点:平坦、整齐、洁净、富丽。平坦,这符合于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的地理特征。另外说七宝所成,又说种种庄严,极尽旧时观念的五欲之乐。其中充满了农业原始社会对未来的畅想,如今科学进步,是可能逐步实现部分的。
土地平坦,没有山陵丘壑及大江河川,甚至没有荆棘沙砾。佛教在印度的发展环境──恒河流域,就是大平原。在农业社会的意想中,山河是隔碍而容易产生灾难的,因此有大平原的净土意境。而生活在山地与海边的民族,便会说神居净土为雪域高原或蓬莱仙岛。
其道路平坦、光滑、宽广、正直,如同在描绘现代大都市的情境。另外印度文化的特性,其审美是求均衡的,所以表现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皆同,显出特别的整齐。如净土中的树木,高低距离全都整齐,这是一种均衡的审美习惯,影响了佛教净土美的特征。
农业社会,大地都是土壤,以当时的卫生条件,难免扬尘。于是描绘净土世界极为洁净,没有尘秽,一尘不染;连池沼的水底,也都是金沙而非尘滓。另外大小便时,土地自动裂开容纳秽物,并有香花掩盖臭味,这都是本于现实无法满足的反向投射。
古代社会人民贫苦,所以关于美好世界的畅想,总是充满了财富珍宝——直到视为粪土的地步。如说金沙布地、七宝所成,极尽富丽堂皇。还有树木、殿堂、楼阁等,也都是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等众宝合成。
本来无用的矿石,真不必特意强调。试想在一个金银无用的环境中,不知要设计出那么多“珍宝”何用?即使无用,也要拿来铺地,可见得是一种补偿心态。
净土中没有兽类,但有飞鸟,鸟类是美丽而善于歌唱的,如白鹤、孔雀、鹦鹉、舍利等。净土的境界,活像一座天然和谐的森林公园。
净土中有楼阁,四面栏楯,庄严富丽,如同古代的皇宫。又有浴池,这在热带民族看来,是极端重要的。用来庄严楼阁的,有宝铃、幡幢、宝盖、罗网等。这些布置与点缀,若说净土极尽了五欲之乐,那是要被今人耻笑的。
净土中充满了光明而没有黑暗,一切是美丽的色彩。鸟声、铃声、风声、水声,都是美妙的乐音。还有道路与住处,都极柔软舒适:一如现代的厚地毯、席梦思、沙发椅之类。这些都是外境的净化,如单纯得讲求物质之美,由于科技进步,如今已部分实现了。
此外经济生活的发达,如衣食无缺,这是古代落后生产情况下的理想,这对如今先进地区而言,已经不成问题。(甚至开始为超重与浪费犯愁。)古人理想中的净土,特别说到有关物质生活的衣、食、住、娱乐等事,极端充裕。人们各取所需,全都得到满足。
净土世界的物质,不属于某人或某些人的,一切大众共有共享;且极大丰富,完全不用私占,宛然共产主义实现之大同世界。因为净土中的物质享受随心所乐,没有限制,不存在私有,便永远杜绝了巧取、豪夺、占有、私蓄的现象。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问题大多出现在资源分配不均的前提上。欲望日益增长,偶尔比上不足,便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不平感产生。有些人享用的、积蓄的,超过了需要,有些人却得不到合理的配给,这是社会焦虑的根源。
分配是个大问题,净土世界遍地黄金,即不必掠夺。所以佛教的净土中,特别重视满足感。如今科学进步,AI开发,逐渐解放劳动力,而生活得以丰满,这就是佛教净土的部分实现。难怪太虚会说:“政治上的无政府的社会主义,与佛教的思想极为相近。”
说完物资分配,还要谈到社会组织。有的净土有男有女,有的净土没有男女相之差别,但无论如何,没有男女互相占有的情结。依佛法说,一切衣食住等资生物,都不应据为私有。“家”,是以夫妇的互相占有(以立契约)为基础,而促成私有经济的结合。
有了家,世间就会引生无边的亲疏分别。当然,根源还是在内心烦恼。有了家,扩大为种族、国家,政治、军事相争不已,都是源于经济私有与情爱的互相占有。净土除掉了这男女互相占有的“家”,哪怕有家的形式,也没有私欲霸占的情况。
净土没有种族界限,不如当今世间的种族歧视。因种族的优越感,演变成种族冲突,也是世间的一大罪恶。净土没有这些分别,没有种族界限。狭隘的国家主义、种族主义,便不是净土。
有些宗教的部族性特别强,比如一神教系统的旧俗,总是针对部分族群特别安排。因为血缘或者其他的藩篱,不能普世救赎。这是旧宗教痕迹明显的一类净土思想,与佛教完全不同。
净土是没有强弱分别的,所以没有侵略、压迫、欺侮等事。大家以友好的态度,无私协助他人。净土中没有强凌弱、众暴寡的情况,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总之,净土着重于群众的和合共处,是超越了私有的家庭制度和狭隘的国家主义的。
以古人的局限,难以跳脱君主制的政体思维。比如说弥勒下生时,有轮王治世。此王完全掌控军政,但并不凭借武力,用思想道德之感召力统领天下,使全人类在理想的生活中,和乐共处。这是政与教分离又合作的一种情况,也有没有政治组织的净土。
佛称法王,但并不从政治上统治净土众生,而仅仅是在思想上、行为上以佛为师,以期达到更为究竟圆满的证地。这一净土,由于没有物资分配、社会关系的问题,所以不用组织形态,近乎一般所说的无政府主义。
有没有君主政治的存在,取决于两乘佛教的不同生活方式。原始佛教专务修行,完全不涉俗务,所以需要一般政治对于社会组织的维继。大乘佛教是与社会现实不即不离的,包括君主本身都可以被说成是菩萨化身,于是在大乘的不共净土中,俨然就是“政教合一”了。
环境的进步,需要科学的努力;社会的进步,需要政治的努力。不过真正的幸福感,却要人心自己去填补。所谓知足常乐,人只有足够宽广,才能对外境包容。相对环境的净化,佛教更重视内心的净化,所谓心净土净两相应。
佛陀时代的教法重心,完全围绕解脱,追求人的清净,所以强调少欲知足。后出的大乘,从对己的少欲知足的心境中,积极发展利他的富丽堂皇与恢宏博大的庄严。虽然环境与心境未必定然关联,但丰裕的物资生活,乃至社会的净化,确能团结一般教外群众。
对于佛法而言,绝不应许一个永恒完美的天堂。但不可否认的是,好环境能够给人带来正面的助力。如孟母三迁,环境会影响身心,对于一般容易受到暗示与干扰的人来说,净土确是一个好去处。
人们对世间失望,而且不再抱有期待,于是只能寄托于天道——人所不能及处。这美好世界,难道是从天而降的吗?这是正信佛教所不能同意的。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法为彻底的自力论。他人的美好世界,我人若不相应,终与我人无关。
佛有净土,摄化众生,众生仰承佛力而生净土。但佛的净土,被设定为非常人所能及。如《仁王经》说:“三贤十圣居果报,唯佛一人登净土”,这是指究竟圆满的常寂光土。哪怕最后身菩萨,还有一分业感异熟存在,也不能与此净土相应。
常寂光土不能摄化众生,像这种位格的净土,往生思想无法安立。大乘便有受用土的设计:佛不但究竟圆满安住于最极清净法界之中,在他因地修菩萨行时,还发心摄取净土、摄化众生。
依世俗说胜义,佛以福智庄严,感得十八圆满究竟清净土。分证真如的大地菩萨,生此佛净土中。约佛为自受用净土,约菩萨说为他受用净土。
菩萨生在他受用土,一方面由菩萨福德智慧所感得的应有胜德,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摄化众生,使众生在良好的环境内更好得修行。这是大乘行者,充分考虑了环境的能动作用。在这样的净土中,唯是一乘法。
就此净土而言,也无求生净土的意义。因为这是菩萨分证真如必然而有的净土,虽没有佛那样圆满,而遍无差别,无此无彼。经中说:“十方净土随愿往生”,不是受用土,而是佛的应化净土。
应化土,适应众生的机感而有示现不同:有唯一乘而无三乘的,如阿弥陀净土;有通化三乘,有菩萨、有声闻、缘觉的,如阿閦佛土;有通化五乘的,不但有二乘、菩萨,还有人天乘的,如弥勒净土──这些都是净土。
但应化土不一定示现传统意义上的净土,因为标准不同、经历不同,因而大众对于染净的标准也会不同。比如此时释迦示现的娑婆世界,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定是秽土无疑。染净相对、染净唯心,都是因人而异。
应化土有各式各样的,都与众生特别有关。从经验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一切存在都基于人的体验。那这应化土,究是佛土,还是众生土呢?
约世间说,这不但是佛的,也是众生的。众生业感增上,有此报土;而佛应化其中,即名佛应化土。如释迦牟尼佛示现此间的五乘秽土,弥勒成佛时的五乘净土。众生业感极为重要,但通化三乘,唯教一乘的净土,即稍有不同。
依大乘经说,佛为摄受众生,现此清净土,则首先是佛的净土。菩萨在此净土中,除法随法行外,也为摄引一分众生。如极乐世界,不但有阿弥陀佛,还有大势至等诸大菩萨。诸大菩萨都是由自己的福慧、善根,与佛共同实现净土的。
这样的净土,以佛为主导,以大菩萨为助伴,而共同现成净土。其它未证真实的众生也来生到净土,但就仅凭自力,那是不够的。必须要佛的愿力加持,众生的三昧力与善根力成熟,所谓众缘所成,其中佛菩萨的悲愿福德力至为重要。
佛菩萨成熟了净土,摄引一分众生在此修行,是约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所以究竟而说,佛土是佛而非众生的。如释迦剎土、弥勒净土,虽以善根力、愿力而生,但主要是众生业感土;佛应化其中,不过摄导一分有缘众生而已。
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净土,是菩萨行因时,摄化一分同行同愿者共所创造的。依此摄受一分众生,使众生也参与到净土中来。这是净土施教的真正意义,也是佛教净土的特色所在。佛教区别于一神教的完全他力说,是佛法的核心关键所在,失此非佛法。
在佛土与众生土中,还有菩萨净土。证悟真如以上菩萨的净土,唯识宗说是佛的他受用土;约菩萨说即菩萨的自受用土。天台宗说是实报庄严土,与佛的清净法界土有一分共义,不过并不究竟。
所以由菩萨的福慧,与佛共同受用大乘法乐;可说佛受用土,也可说菩萨受用土。净土是诸佛、菩萨与众生展转互相增上助成的。在佛土与众生土间,不能忽略菩萨与佛共同创造净土,相助摄化众生的意义。
生在净土中,内外得到提升,人人向前进步。在佛教中,自然说一致以佛法为圭臬,以上成佛道,下度众生为理想,照着佛所指引的道路去修学。离贪瞋痴,所以没有老病死的苦痛;都能不退失菩提心,一心一意修学为清净解脱而发心趣入正道。
净土自然有净化、平等、自由的特质,但净土的平等与自由是着重于思想教化的。佛教的净土思想,是应人类的共同要求而出现的;而达到净土的理想与方法,和世间一般的思想不同。即佛法是在缘起的基石上,去实现自由平等的净土,这才是真正属于佛教的净土思想的本来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