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吴太伯世家》,知道这里面除了写春秋时期吴国的建国——发展——灭亡过程外,更重要的是赞颂吴太伯和季札的让国。吴太伯的让国自不必说,但是季札的让国却历来褒贬不一。
太史公说季札让国是“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很多人也是肯定他的这种义行,可是也有评价说季札该接受君位却不接受,才造成了公子光让专诸刺杀王僚。独孤及更是这样评价季札:“废先君之命,非孝也;附子臧之义,非公也;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也;出能观变,入不讨贼,非智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太伯之让,是循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上替,祸机作于内室,遂错命于子光,覆师于夫差,陵夷不反,二代而吴灭。……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自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虑危戚钟,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弃室以表义,挂剑以明信,孰与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则独守纯白,不义于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吴之覆亡,君实阶祸,且日“非我生乱’,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吴季札论》)
自古至今,对于别人怎么评价季札先不管他,我就只想说说我想到的他的让国。
是呀,既然季札去各国出使,能看到各国的安危发展并帮人脱危,难道他看不出自己国家会发生祸乱?明明他贤,是吴王寿梦想立的继承人,若是他直接受国,或者他三个哥哥依次传位到他时,他直接受国,不就行了吗?他不受国却由此造就祸乱,他不可能无责任。其实,读到这里,我想到的第一点是,季札不受国应该确实是没有当国君的心。第二点,当他三哥要把君位传给他时,他不受国也正是他看出了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试想,既然君位从他大哥一直传下来到他身上,那么他以后怎么传?传给自己儿子?若是传给自己儿子,不也和他三哥传给僚一样吗?那时公子光就会不夺王位吗?那时候不也是由他生乱吗?预见到这些,不如不去蹚这趟浑水。
若是一开始,寿梦要传位给他时他直接接受就能免于后来国家的灾难吗?想想吴太伯的让国以及伯夷叔齐的让国,当初周太王为了把位子顺理成章地传给姬昌,是想立季历为继承人,当太伯和仲雍看出这一点后就都跑掉了,周太王身边之有一个季历,位子顺次传下去就没问题了。而伯夷叔齐弟兄俩也是,为了让国也是采取跑掉的方式,让就让个彻底。可是季札时不是这样的,他父亲寿梦想传位给他,可是他三个哥哥都在啊!特别是老大诸樊才是理所应当的继承人,谁能保证季札受了君位不会产生国乱?
我想,季札让国有错的话,应该是错在没像吴太伯和伯夷叔齐那样想成全别人就直接跑掉,而不是他不受国。若是他直接彻底跑掉的话,吴国君位一直按长子嫡孙往下传,或许就没那么多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