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作家一本草堂人物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作者: 一本夏 | 来源:发表于2019-10-23 09:37 被阅读0次

季札(公元前576年~前484年)让国的故事广为流传,一直以来后人都把它作为美谈。那么季札的让国到底是仁德的体现,还是懦弱者的逃避。对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个人倒觉得季札让国是逃避现实的懦弱行为。

季札作为周文王后代,孔子的老师,仁德之术自然高深,他重礼守信,品行端庄,交友甚广,是当时的名流贤士,虽然他的名气没有他的学生孔子大,但孔子的老师的头衔足可以说明他的才华。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文化大融合时期,各种学说学派兴起,但也是一个战争不断,局势混乱时期。吴国到了寿梦时期,国力在江南地区算是比较强大的,寿梦因此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馀祭、老三馀眛(夷昧)、老四季札。

作为一国之君的寿梦,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千秋万代,一直传承。因此他会认真的选择自己的接班人。四个儿子当中季札最有仁德和才华,所以他有意让四子季札做世子,可季札说自己不能胜任。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于是在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继位,诸樊在继位前也是一再礼让季札,季札还是不接受。诸樊去世后,传位老二馀祭,老二也礼让季札,季札还是不接受,老二去世后,传三弟馀眛(夷昧),老三夷昧死后,按说季札应该继位,可季札依然回绝,没有办法吴国只好让老三夷昧的儿子僚继位。这下麻烦出现了,老大诸樊的长子公子光(夫差的父亲阖闾)不高兴了,他认为要是四叔季札继位他没有意见,可为什么要传位给三叔的儿子,这样名不正言不顺。

公子光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有了想法,就会有行动,于是公子光暗自发力,在伍子胥的的帮助下,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登上王位,到了这个份上,季札也是不得不承认公子光的王位。我想这次的王位之争季札是有责任的,如果不是他的不担当,也许僚就不会被刺杀。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可以看得出,季札虽有贤德和才能名声,却实在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软弱体现得一览无遗,没有一点家国天下的君王之气,一味地明哲保身。

如果说季札有才,他的才也不是能体现在治理国家上,说他是政治家有点牵强附会,对于政治家这个头衔他是不配的,首先他没有君王的担当,也没有为吴国人民造福的理念,其次就是他根本不具备君王的气度,没有心怀天下。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满口的仁义道德,做的却是明哲保身的事情,作为君王必须有如下几点潜质:

1、开创基业的胆略,守业的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恪守君道,把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

2、百折不挠的雄心壮志,面对困境敢于化解。

3、励精图治,使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4、知人善用,任人唯贤。

5、虚心听谏,思路敏捷。

6、熟悉历史,善于总结,明辨是非。

7、身系社稷,笼络人心。

8、仁德厚重,礼贤下士,让人民安居乐业。

综合上述的标准,季札唯一能做的就是仁德和包容,做一个好人可以,但他和一个君王的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我个人觉得,季札真的不适合作为一国之君,他之所以多次让国,是他没有底气,是不敢担当的懦弱行为,也是自知之明的举动,季札让国谈不上是美德。

相关文章

  • 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季札(公元前576年~前484年)让国的故事广为流传,一直以来后人都把它作为美谈。那么季札的让国到底是仁德的体现,...

  • 论语成语故事56:浮云富贵

    【成语故事】 季札贤能,世人皆知。作为哥哥的诸樊,有意让季札为吴君。 季札推辞说:“曹宣公去世时,大家想立子臧为国...

  • 季札让国

    吴王寿梦有四个嫡子,长子叫谒,次子叫馀祭,三子叫夷昧,四子叫季札。季札年纪最小,却非常有才干,他的哥哥们都很喜欢他...

  • 论语成语故事4:言而有信

    【成语故事】 季札,是吴国的小王子。 刚出使时,他路过徐国,得到国君的热情款待。可巧,徐君酷爱收藏宝剑。他让季札解...

  • 季札挂剑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

  • 季札挂剑以及后来避王位不当诸侯,我想是不忘初心、念头通达

    刚翻史记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

  • 季札挂剑

    前544年,吴季札出使中原,到徐国,吴有青铜剑:干将、莫铘等,徐君一眼看中季札佩剑,眼睛久久不能移开,季札明白徐君...

  • “毒疫苗事件”赖得了儒家文化吗——舒生读《论语》之三十九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

  • 等待,有时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传位给季札,季札的哥哥们谨遵父命,兄传弟,加上季札总共哥4个,传到最小的弟弟夷昧后,季札拒不接受国家,这时该怎...

  • 第154篇 季札

    【读史日历】(第154篇 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札让国,其实是一种没有担当的懦弱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pz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