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33078/46bc26fedc2c028e.jpg)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那车怎么走得了呢?
孔子以輗和軏比喻信于人的重要性。輗和軏虽然都是小部件,却是关键部件。这与诚信在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十分相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才能联结为一体。相互猜疑、背信弃义,必然无法合作。
8月16日,《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查处的情况报告,给予这个践踏诚信的公司及背后的责任人极其严重的处罚。反思问题疫苗事件,根子上是涉事企业乃至官员诚信的缺失。反思问题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会做也应当做的事。关于诚信缺失的反思也成了比较热门的话题。于是,有些人就把问题的矛头指向了传统文化,尤其是针对儒家文化。言之凿凿,中国传统问题特别是儒家文化是诚信缺失的根源,好像今天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都赖2500年甚至更早以前的孔子、周公没有给我们创造出一个更加优秀的文化来。且不说这样的推断讲不讲道理,就问题本身而言,真的儒家文化造成了诚信的缺失吗?
人都是容易遗忘的,但离我们不过50年的那段时光应该还不至于忘记。在那段时光里,儒家文化遭遇了自孔子创立儒家以降,最大的一次挑战和批判,打翻在地还踏上几脚。如果儒家文化真是诚信缺失的根源,那毫无疑问,那十年是国人诚信的顶峰。但事实是这样吗?我想不用说答案大家都知道。再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还有多少人信仰传统文化,曾几何时,读个《论语》都不敢光明正大于人前,说大了被人扣上尊孔复古,说下了被人讥为冥顽不化。直到今天,我们读起《论语》来,质疑之声依然不绝于耳。儒家文化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反而还要为诚信缺失背口大黑锅,真是岂有此理!
诚信到底靠什么支撑?这方面的文章和分析已经十分深刻和透彻。无外乎头上有信仰、心中有敬畏、思想有是非、行为有底线。那么,儒家文化导致了信仰缺失、敬畏消失、是非混淆、行为失范吗?我看无论怎样的推理和演绎,也不能从儒家文化中找到这样的支撑吧。如果不是,那怎么就把儒家文化变成了诚信缺失的替罪羊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硬是要这样说,那不得不让人怀疑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思维短路了。
要看到,诚信的缺失正是儒家文化的衰退的副作用。清末开始,我们在军事、经济、科技和体制的远不如人,内忧外患的现实压力面前,不断反省自己的文化劣势,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言论。面对诚信危机的一片惊呼的背后,正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成为了“稀缺资源”。百年来的文化冲突,和一路向西,得到的是现代公民权利未张,而蕴含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传统责任伦理,在一次次的批判甚至批斗中丧失殆尽。西方的德赛二先生与儒家的孔老二都没能走上神坛,我们几千年所坚守的传统道义退场后出现了信仰真空,带来的是西儒皆灭的大地上,秦政与痞风、利益与物质乘虚而入,占领了一部分官场、市场和百姓的思想空间,而且相因相继,互为因果。这便是人们唯利是图、是非混淆、进退失据、空虚浮躁的根源。如此,诚信何从谈起。
回过头来,我们传统社会在儒家文化引领下,诚信很差吗?我看未必。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等行业比一比就知道。古人倡导“医者父母心”,药店门口是“宁可架上药生虫,但愿世上人无病”,与今天“莆田系”“假疫苗”“药品回扣”“虚假药物广告”“专坑老人钱”“买药送鸡蛋”等乱象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古人。古人尊师重教,我们老家就有“穷不丢失,富不丢猪”的好传统,先生走到哪都是让人尊崇,再穷的家里,请先生都不能怠慢,而今呢,专家成了砖家,教授成了叫兽,教育产业化、官场化,其腐败让人痛心,也让家长深恶痛绝。这背后是文化的缺失还是对儒家文化“中毒太深”呢?不言自明。
诚然,诚信缺失的解决也不是要尊孔复古,更不是说儒家是万能钥匙。诚信来自于内心的道德约束、也来自于外部的法律规范。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人作为个体的修身养德,“重道德,轻法治”,我们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汲取其中“重道德”的营养,重新构建人们内心的道德藩篱。而西方文明在法治上要走在前面,那么我们就兼收并蓄,借鉴其诚信法规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成果,提升我们的法治水平。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可以成为制约失信行为的重要辅助。如此综合施策,方是解决诚信缺失的科学态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