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吗? 在我们普遍知道的几个感官里:触觉、嗅觉、味觉、动觉、视觉、听觉 里,为什么单单听觉属于高级感官呢?
同样地,这么多艺术形式,为什么偏爱音乐的人群最广泛呢?
又如,为什么说倾听能力比说话能力更重要呢?
这对于教育孩子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慢慢道来 ~
简单地说,以上这些感官的功能大多是我们自身对身体的感知,或者是和外界的联系,而听觉却引导我们向内:直达内心,那个最私密的空间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音乐容易忘我,而且往往在单曲循环成为了背景音乐时,催生了最适宜的心境。
听觉不是简单的“听到”,而是有选择的去“听”,比如:学生们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进入孩子们耳朵里的声音有老师讲课声,还有教室内个别学生得窃窃私语声、还有户外得风声雨声鸟叫声……那么,听觉就是让孩子只选择老师的上课声入耳,所以要用心去听去选择!那一刻,它要求孩子要心静,甚至宁静的状态。
另外,听觉不但和自己的内在密切相关,而且它还能引导我们进入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里。
举个例子,一件物品,有时我们光靠触摸或者视觉看看,是不能判断它的本质的。比如一块儿刷了漆的硬块,只是用手摸摸或者用眼看看,很难判断它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用东西敲打一下,听听它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它是木头、塑料、还是铁块。
所以,对于他人,要想真正理解他,你必须学会倾听他内心的话。
( 关于听觉还有两个有意思的话题,大家可以讨论讨论:1.我们人类的耳朵为什么是向内卷曲而非像马一样长成漏斗状的?很显然,漏斗状的耳朵肯定听得更清楚些。 2.为什么音乐可以用数字来传达,而色彩不能? )
我们再聊聊听觉对教育的启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6602/ed21b9e82fafdf1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6602/d4dca1e3d3fa49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6602/13df878c589632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6602/562daf34cc30724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96602/286ef4e338059bc3.jpg)
为了能让小孩子更充分的进入精神世界里,我们常常会给他们“讲”童话故事,而不是让小孩子自己拿着绘本去 “啃知识”!
所以日本绘本之父 曾经说过:要想使孩子长大了爱看书,小时候就要多给他讲童话故事!(而不是多让孩子自己看绘本!?)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倾听能力的获得 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这个能力不如“识字 算数”那样明显易见,更能被忽视!
小学低年级课堂上,适当加入故事环节,会让所有孩子受益,尤其专注力不好的孩子。
故事,尤其是富含想象力的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
10-14岁学生会进入一个音乐的世界。
条件允许的话,应该满足孩子听音乐的自由和时间。
14-18岁学生喜欢探讨式教育。
大人可以和孩子扩大聊天的范围:自然、政治、体育、家族历史与传承、理想与现实、青春期困惑与诱惑……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家庭作业。
总之,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儿去说教孩子,要和孩子多交流,多倾听,有说有听,互相走近对方的内心,内心对内心,精神融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