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作者: 费若木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9:47 被阅读65次

近几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何为读书人。想了半天,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查了百度。百度百科中这样写到:读书人,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口头称呼,意思就是说你是一个跟书本打交道,讨生活的人。代表着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一类人。

这是一解,还有一解是指在古代专门读书给别人听的人。那个叫罗振宇的,大家更习惯叫他老罗,他就说过他要做新时代的“读书人”。

这样一来,我就完全跟读书人沾不上边儿了。我既不是一个靠读书过日子的人,更不是一个读书给别人听的人。可我又偏偏喜欢读书,那我到底是什么人呢?

喜欢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在遇到不解的问题的时候,不光可以查百度,问手机,还可以翻翻书。于是,我就找来各种关于读书,读书人的文章来读。这不,书本还是比百度靠谱。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名叫《读书杂谈》的文章中谈到:读书人至少分为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人,一是嗜好的读书人。找到答案了。知识分子、老罗应该就是前者——职业的读书人。而我应该就是个嗜好的读书人。

先生还写到:所谓职业的读书者,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嗜好读书则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在读书这项运动中,职业选手看来是与我无缘了,充其量我也就只能达到业余选手的水平。虽然认识到这些,但还是没有打消我读书的热情。书还接着再读。读着读着,遇到了陶渊明。他关于读书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出自他的《五柳先生传》。单就这几句话来说,陶渊明跟我一样,也是个业余选手呀!

嗜好读书的人应该都有过读书读到浑然忘我,废寝忘食的经历。也干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懂的句子直接跳过,囫囵吞枣的读完一本书的事儿。

找到陶渊明这个队友,瞬间感觉自己无比强大。在读书的路上底气也越来越足。

前一段时间迷恋上了唐诗,读到“鸟宿池边树,僧敲夜下门”,这句诗是“推敲”这个典故的出处,当事人是唐代诗人贾岛。

他为一句诗中的一个字的使用而废寝忘食,苦思冥想,这个贾岛是个职业选手,想是无可争议的。

这下我就纳了闷了。同样是诗人,而且陶渊明的诗学造诣还要在贾岛之上,为什么前者看起来那么业余,作诗张口就来,后者却又如此职业,写诗百般雕琢呢?

古人的世界我不太懂,也难以去考究,我就只好从今人的世界去寻找答案了。现在,读书人还是可以分为那两类,职业的,嗜好的或者业余的。

现在的业余读书人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忙碌的不可开交,就算如此,也还是愿意每天抽出些时间翻上几页书。

读书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渴求,只是为酸甜苦辣咸的生活再加一味调料,我以为那是把别人的“酸甜苦辣咸”混在一起的一种调料,这味道说不好,也说不出,无法描述。

如果非要讲一讲,那业余读书应该就像是阴天里偶尔从云彩底下钻出的一道道光柱,扎眼,充满立体感,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跑进那光柱,感受一下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佛光普照”,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是明亮的。

分析到这,我意识到,和陶渊明做不成队友了,他把我甩了。陶渊明肯定没我这么忙,因为他天天都是种豆呀,采菊呀,还去见个什么南山,逍遥自在的很呢。这样看来他是业余到一定的境界了。

种豆南山下

说完业余,我们再来谈谈职业。现在职业的读书人大致是作家,学者一类。他们通小学,懂训诂,知文理,识大意。他们读书应该就像我们学生时代学课文,字斟句酌,那是专业的。

鲁迅先生提到过,对于这类人,读书是他们的饭碗。保不齐也是他们的兴趣,如若是兴趣,这该是再好不过的一种生活。

把生计变成了捎带手就完成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在他们眼中,工作即是生活,生活即是享受。他们是幸福的。

如此看来,贾岛这个职业读书人的名号算是坐实了,而且还有很高的职业操守。“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由此可见一斑。他追求完美,用一个字,就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僧敲夜下门

由此古今对比,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以上的两类人现在是越来越少见了。为数不多的业余读书人变得躁动了,他们不想再业余下去,想成为职业或是业余的没了影。职业的也越来越不关注职业本身,变得不再职业。

可他们都是我崇敬的人,也是我想要成为的人。谁曾想在我谁都还没能成为之前,他们就都在远离我的视野,变得越来越模糊,看不清。

业余读书人在朝着职业读书人的方向进取。他们学着专业的在咬文嚼字,识文论理,拼了命的要把自己打上“专业”这一标签,像是着了魔一样。

成天发表各类把其他作者的脑子安在自己的笔上写出的,流水账一般的文章;说着一些把别人的脑子安在自己的嘴巴上说出的,不痛不痒又或偏激执拗的话。

都是在干嘛?怕是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第一次翻开一本书时的心情,忘记了那时的眼神,那时的样子。

业余的削尖了脑袋在往职业的里面挤,职业的却变得越来越业余。有时连我这个业余中业余读他们的文字,也是味同嚼蜡,隔靴搔痒。他们是被这个浮躁的社会所撩拨的一群人。本来平静如水的心,被这风吹了吹,就不再安静了。

不是说业余的就只配待在自已意淫的世界里,不可以变得职业,职业的也不是不可以因自我新陈代谢的缓慢而退步到业余。以业余和职业来区分读书人不是件坏事,坏的是滥竽充数,混水摸鱼。

知识一直都是在发展的。业余和职业本就相距不远。他们之间就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把它捅破了,业余的和职业的也就没有分别了。

窗户纸就是我们在读书时的欲求,由内而外的欲求。业余的一直在修炼内功,职业的是内功已经甄于一定境界,可以使出各种套路招式。

但是现在的好多读书人都无视或者可以说是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层窗户纸的存在。业余的觉得只要自己够钻研,够倔强,够博古通今,他就可以变得职业。

职业的觉得自己只要被人认可为职业或者弄些乌七八糟的标签往自己身上一贴,自己也就不会再业余。

搞来搞去,这层窗户纸其实一直都在那儿。没有内功的支撑,套路招式打的再好看,也就是花拳绣腿,绵软无力。

如果说读书像是在画一个圆,用来圆满自己的人生,那么业余和职业就像是以这层“窗户纸”为直径分开的两个半圆。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业余和职业从来不是上下,高矮,长短的关系,他们是融为一体的。

业余到一定境界,就像陶渊明般怡然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食。”陶渊明的业余是业余中的至高境界。业余到连现在职业的都跟他相差十万八千里。

职业到一定境界,就像贾岛般大智若愚。“鸟宿池边树,僧敲夜下门。”为了一个字而废寝忘食,百般纠结。贾岛的态度,才是职业该有的态度。

陶渊明是内功修为达到了扫地僧的境界,无招胜有招。而贾岛,内功应该也是极深厚的,不然那一字之招式怎会名垂千古。

不论是职业读书人还是业余读书人,只有认清自己,摆正心态,才能算得上是个读书人。

说来说去,我到是想到只成为一个读书人是不够的了。该成为一个读书的读书人。一个读一辈子书的读书人。

读书人可能只是自己或者别人给自己冠以的名号,而读书的读书的人,是靠一页页,一本本书所累积起来的奖章。

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不读书的读书人。对书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就无所谓职业还是业余,我应该算是懂了吧。

读书就好像是吃着一颗用漂亮糖纸包起来的糖。那色彩缤纷的糖纸,就好比书里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让你或哭或笑;

甜甜的外衣就像是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或别人的影子;最里层的夹心是糖果的精华,好比是书的骨肉,让人唇齿留香,流连忘返;

糖果在口中化成糖水,咽进肚子,然后咂摸着嘴,品一品它留下的甜的,酸的,咸的,充满奶香的味道,就好比你翻完最后一页书,合上书本之后的回味悠长。

好了,糖果吃完了,一本书也就读完了。现在的你应该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糖的味道,吞下的糖水也早已长进了骨血里,读书也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是苔呀:有思想!以读书人这一概念出发,查百度,百度无果查阅书,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阅读。接着以贾岛与陶渊明来说明职业读书与业余读书,对于这个分类我也是赞同的!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由古转今,分析了今人的读书状态。你的思考力、思考广度,令我佩服!
    费若木:@野草呀 谢谢鼓励😀
  • 三湖之春:好文。关于读书,分析到位,业余的专业的读书人,诗人,文学家,从中可以看出来本文作者,学识渊博,善于发现,总结。
    三湖之春:@推石人 🌺🌺🌺
    费若木:@三湖之春 谢谢三湖姐😀
  • 红笺h:职业读书与业余读书,说得好。
    费若木:@红笺_h 谢谢🙏
  • 艽野_9737:有思想,有深度

本文标题:读书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h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