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艺术之家心理
态度——不疯魔,不成活

态度——不疯魔,不成活

作者: 陶心涤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09:05 被阅读0次

一、痴梦

他的13岁是一个分水岭。

他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

13岁之前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的富贵生活。但13岁之后他的家庭败落,他一下子从光鲜的公子哥变成路人甲。

更或者连路人甲都不如。

他一直郁郁不得志,住在北京西郊的一个草庵。他写诗作画卖些钱,靠亲戚朋友的接济生活。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这样一个家中无粮之人,想的居然不是如何脱贫,而是“做梦”。

他喝着稀粥,笔耕不辍。

他的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他饱蘸着自己的血泪写尽人间百态,手稿却也只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阅读,没有进入市场。

他自己在文中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他就这样痴迷地写,一直写到了死。

他死的时候是大年三十。

别人家都在吃饺子放鞭炮,他却在欢天喜地一片烟花中战斗到死。

他的身边留下的是笔墨纸砚和未尽的“梦”!

他在朋友的安排下草草下葬,凄凉到让人无话可说。

在世俗人眼里,不知道他这样的生活值不值得?

然而,他这样痴的写作,我想他一定是快乐的!他这样的写作不是熬,不是苦,而恰是苦闷生活的解脱。

他笔下那些带着甜蜜的枣泥山药糕,那花朵和雨水做成的冷香丸,那百蝶穿花的美丽衣服和烟雾一样的霞影纱,林黛玉在屋里养大燕子的精致,大观园里的诗社,史湘云醉眠在芍药丛中……每一处都美到爆。

如果没有一颗充满情趣的内心,他就不会将生活写得如诗如画。

他深深迷恋着文字,忘我地全身付出。

他是一个沉醉的人!

热爱所以投入,投入变得痴迷,痴迷所以快乐!

至于他的红楼梦世人如何评价,那并不重要,在这痴迷疯魔的创作过程中,他已经得到太多。

二、舞痴

孔雀仙子杨丽萍,她酷爱舞蹈。

杨丽萍说“我就是天地间的一棵树,无论在山野里还是在舞台上,我就那么摇摆着,自由活泼。”

她说她跳的是命。

每次看杨丽萍的舞蹈,觉得她根本就不是一个凡人。她的空灵和风情,简直就像巫女一般。每次在舞台上,都令人感到她好像燃烧的火焰一样。那种炽烈和华美令人心灵颤动,令人不敢呼吸。

我们看到她在台上那么美,那么瘦,j觉得这样一个出尘的女子就是为舞蹈而生。

那么台下的她呢?

为了保持身材,她20年来从不吃一粒米。

请看杨丽萍的食谱:

早上一杯盐水,9——12时三杯普洱茶,午餐一小盒牛肉、一杯鸡汤、几个小苹果,傍晚吃晚餐,两个小苹果和一片牛肉。

只要有演出,杨丽萍肯定不吃东西,不喝水。

她解释,“因为人只要一吃饭一喝水,不管人多瘦,胃就会鼓出来,不好看。”

为了舞蹈,她甚至连孩子都不要。

台上轻灵的仙子在台下对自己残酷如斯。

为了舞台上的完美形象,为了自己酷爱的舞蹈,她仿佛把自己整个都拼进去了。

看她拼成这样,就知道她有多爱舞蹈。

热爱可以调动起人的全部能量,让人努力到疯魔

她不止一次地说过“当舞蹈成为信仰,走在朝圣路上,一步一叩首,就是幸福”。

那个令我们看了就饥肠辘辘的食谱,那个为了身材不要孩子的女子,在她痴狂的过程中,她也许会有些许的遗憾,比如不能享受吃货的快乐,不能做妈妈,但更多的还是幸福感。

她为了自己的信仰,她在朝圣,在这虔诚而纯贞的付出中,她的内心是丰盈而饱满的。

“不疯魔,不成活”,语出电影《霸王别姬》,原本是京剧行业内的一句行话,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

更深刻些,是一种痴迷忘我的境界,无论对戏还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

曹雪芹和杨丽萍两个看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态度,他们都很痴,都很疯魔。他们很纯粹,只为干干净净的爱好而生。

我们总是在仰望曹雪芹的妙笔生花,我们也总羡慕着杨丽萍这么大年岁了还是冻龄女神,还有着少女般的身材,然而,我想要问问你,像他们那样为爱痴狂,你敢不敢?

在你的理想面前,你是一种什么态度?

如果人生是一场大秀,你能否拼尽全力去演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态度——不疯魔,不成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kb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