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想法读书
写不出好文章,你也许只是少做这一步

写不出好文章,你也许只是少做这一步

作者: 与集 | 来源:发表于2017-03-16 22:17 被阅读124次
Maori Sakai插画

文 | POWERDAY(原创)

01.

这是一篇自我反思录。

写不出好的文章原因有很多,但也许这一步也是你缺少的,通过自我反思旧知识促进新知识的产生。

对于上一篇文章突破了4500+的阅读量与60+的被关注,简直就是始料未及的事,写那篇文章之前从没想过能突破100个人阅读。

从决定在简书上开始写文分享,到现在过去一个多月,在这个平台上,目前总共发表了七篇文章,每篇都很用心去写,经过几次重读和修改才发布。文章阅读量达到4500+,这是一个我从不敢去奢望的数量,因为结合自身的写作水平以及以往文章的阅读量来看,我只能算是在写东西,并称不上写作。

突如其来的4500+阅读量确实给了我在写文上从未有的成就感,但好的文章从来都不是仅通过阅读量来衡量,所以它只能证明是我个人小小的进步而已。

我之所要有写作方面的反思,很大原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需要找到问题所在,帮助我发现错误,矫正行为,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从而升级个人的认知深度和思考能力。

02.

反思之前,我想分享下我在简书写文最初的原因。

在简书上写文分享的原因,大概要追溯到去年的10月份,那时正处于辞职后的迷茫焦虑期,几度投简历无果,焦虑愈发加深。在某天与朋友聊天倾诉的时候,她向我推荐了一个个人的公众号里面推送的文章比较有意思,都是有关个人的日常生活的一些分享,小到读书笔记,大到人生道理。说实话,当时焦虑不定的我,却被这个以分享生活为主的公众号深深吸引,公众号主人把分享当成了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当时心里就不断想,或许我也可以像她一样。

03.

于是我决定要用文字来分享自己的生活,但自知写作水平并不理想,便埋头一边大量阅读,一边码字分享,朝着写出深度好文的目标奔去(做出想法)

就是这样一个偶然,我开始了计划通过文字来分享生活。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买书的数量从一年不买一本,变成一个月买了5本,利用下班空闲时间来阅读和进行素材的积累(采取行动)

直到今年2月初,我才开始写下第一篇生活分享,内容是三首歌背后的故事,事实上写分享的文字并不算难,难的是我后期几篇写感受分享的时候,想表达许多,下笔那一刻却愣住,不知如何写起,简直就像在烧脑一样,就算写出来了,逻辑也十分混乱(产生结果)

最后算勉强才完成,然后发布,那时真的叫苦恼,我才意识到自己文字表达能力之弱。

来源百度

有了大量的阅读,为什么还是写不出深度的文章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知乎上问诊过,许多人给出的药方是:

  • 写文章的数量没有达成量变到质变的条件。
  • 读书的数量虽然会影响写作的质量,但这不是绝对条件。
  • 看书后不注重背诵,也没有进行写作练习。
  • 等多种原因……
  • 并非说这些回答没有用,只是它们意识到的多数在讲表层,没有直戳中我的内心。

    直到我有幸遇到《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这本书并非教人读书写作,只是我从书中讲述的关于个人知识管理方法得到了不少启发,文中所讲的自我反思方法,正是从书中启发而来的方法之一。

    自我反思方法:

  • 做事的顺序:提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 反思的顺序:观察产生的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 回顾前面03段落从想到实践的过程,总结我做事的顺序是这样的:

    成甲老师的反思方法之一
  • 做出假设(想法):大量阅读,提升写作水平,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 采取行动: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定下的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我买书的数量从一年不买一本,变成一个月买了5本,利用下班空闲时间来阅读和进行素材的积累。
  • 产生结果:写感受分享的时候,想表达许多,下笔那一刻却愣住,不知如何写起,就算写出来了,逻辑也是十分混乱。
  • 从结果来看,还是没解决前面“有了大量的阅读,还是写不出深度的文章这个问题”。

    我再次着手对原先的假设(想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陷入了书的作者成甲老师所讲的低水平勤奋陷阱,阅读的方法一开始就错误了。

    Ⅰ.

    我是做了大量的阅读和素材积累,但再把这些书拿出来回想时,发现基本白读了,过去书中看到的东西,基本记不起,我一味追求阅读的数量,却没发现阅读的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每读完一本书后,仅仅是做了写书评这一步,没有对书本得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进行计划安排和分类进行阅读,使其陷入盲目阅读状态,最后只是单纯的多读了一本书收获了一个故事和成就感。

    并非说此前这些阅读经历没用处,只是觉得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收获的达不成比例,时间被我浪费了。

    Ⅱ.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扬长避短。

    尤其是在学生时代,那时老师和父母总叮嘱我们:学习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长处要使劲往这方面努力,而对于短处则要放弃。就比如很多时候你想学好比较弱的某一门课,但要行动时,扬长避短的认知会告诉你,那是你的短处,要避开。(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扬长避短就是错误的认知,起码在面临如许多重大抉择、金融投资等方面,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崇的方法。

    读过艾小羊的一篇文章《扬长避短是个坑,跳进去就比别人矮一截》,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扬长避短代表了一个人的舒适区,它是放弃努力与不接受挑战的一种体面说法。

    尽管我已经走完学生时代,但这一认知却惯性般的仍然伴随着我。这一领域不太感兴趣,那一领域觉得没意思,于是就淡然的放弃了获取新认知的机会,到了我写某篇文章时,却发现需要用到那个这个领域的知识,但却无法从大脑中调出所用,以致写不出满意的文章,继而怀疑自己没有天赋,方自叹知识用时方恨少。

    成甲老师的反思方法之一

    经过如图三个步骤的反思,发现我的问题所在:

  • 反思并校正假设Ⅰ:没有计划性进行主题阅读,过于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
  • 反思并校正假设Ⅱ:错误认知阻碍了我对各个领域的猎奇。
  • 根据校正后的假设结合书中的某章节内容,我还得到了一个提升写作的重要启发:

    提高认知深度。仅仅提升认知数量,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深度,只有提升认知的深度,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

    而提升认知深度,首要的就是接受“无用即有用”的认知,多元跨领域猎奇新事物,更新认知水平,提升思考能力。

    成甲老师说:这一时期改变命运的,将不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的深度,认知深度!

    写作大咖陈立飞Spenser说:只有提升认知,才能及早看到未来!


    04.

    成甲老师在书中第一章罗列的这样三个不同阶段认知优势的决定因素(节选),私以为值得分享出来,供你我他去思索: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这一时期,知识在商业中的竞争优势逐步凸显,已不再是过去只要“有胆量就有红利”的时期,大学生的大量涌现,造就了各种密集型企业的碰壁发展。

    第二阶段(2000年~现在):这个阶段的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知识获取方位的边界,知识的获取速度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阶段(现在~未来):如今智能化手机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再一次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原本以获取知识速度这一优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知识深度,也就是认知深度。

    文中所述的仅是写作提升方法之一,更多提升方法相关推荐:

  • 成甲《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 《智族GQ》总主笔何瑫《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 彭小六的简书文《5个步骤写出10万+的阅读量爆款文章》
  • 舒明月《大师们的写作课》
  • ……


    -如果有共鸣-
    -除了点赞-
    -还可以关注我,谢谢322-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不出好文章,你也许只是少做这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pc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