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第一批90后开始跨入30而立之年,要说总结和期许:“平常不亏待时光,时间匆忙咋也坦然接纳”!
今天有幸听到人资培训机构一位女孩的分享,准确说她就是靠找企业找客户做演讲培训吃饭的。
坐下听讲,首先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女孩,圆脸,长发,淡妆,纤瘦的身体,标准的个头,一身配套格子西服,踩着一双黑色高跟鞋映衬的整个人更高更瘦更有气质,之前听过类似的讲座,见过几位这种类型的演讲嘉宾,一贯认为不能用长的漂亮定义她们,因为美是她们身上最基本的属性,除了美她们身上共同的属性还有知性的魅力,职场的霸气,言语的力量,浑身都散发着笃定。
演讲中,有一句话最触动我:“不知道,还有救,不相信,就没救了,你是不知道?还是不相信?”。
不知道,不了解,不懂,可以通过学习习得,若是从骨子里不相信自己,那真的就是阻碍一切愿望实现的原罪,《秘密》这本书就在讲吸引力法则,首先你要从心里渴望那辆脚踏车,然后相信自己以后可以实现这个愿望,更深层次,你要去想你已经拥有这辆脚踏车了,已经在想去哪玩,和谁玩,脑子里都是自己踩着脚踏车的画面。
还有什么比怀疑自己更让人心力憔悴?
可是,我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
这跟我们早期接受的暗示和经验有关,而前期接受的暗示和获得的经验基本都来自于养育者,你回想下,你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微笑,鼓励,支持,赞美,肯定,接纳,宽容多,还是严厉,打骂,指责,贬低,愤怒多,你跟父母相处舒服自在,平等交流多?还是跟父母相处比较难受,不知道说什么更多?
我想在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一个不能接纳自己孩子本来样子的父母,孩子本身又怎么能欣然接纳当下的自己?一个不能相信和宽容自己孩子的父母,孩子自己又从哪里习得信任自己,宽容别人的能力?
种因得因,种果得果,你若不能和孩子平等交流,平等相处,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实施你父权的威严,倾压孩子,就是在强迫孩子接受你对他的态度和行为,即使他不能接受,那就别怪他成为第二个你,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对待别人,甚至对待他的下一代!
孩子人格的形成基本在早期,早期若在一个相对宽松,舒服,包容的环境长大,他对自己,他人及环境的适应度和接纳度就很高,若他在一个严厉,苛刻,冷暴力的环境中长大,他对自己也会苛刻,容错率就低。
父母都不能全然接纳我,说明我很差劲,其他人更不会接纳和喜欢我,这叫投射,父母严厉,领导肯定也不会宽容,我成绩好,父母喜欢我,我成绩不好,父母就会责备和打骂,爱有条件,这是无法承受之重,为了保护自己,我选择逃避人际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社交恐惧!
在父母贬损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充斥着很多不确定感,不安全感,不相信,他们没有自己的感受,也不允许自己有,他不重要,不值得,不配有感受,父母的需求和感受就是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要讨好父母,迎合父母,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活着!
武志红老师说“生命的本质,是渴求被看见”,趋利避害,逃离痛苦,追求幸福,是人之本性,任何逆人性的行为总有一天会发出呐喊!
如果你已经成年,还在无意识复制着父母的行为轨迹,痛苦不堪,为了自己生活幸福,为了以后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那就带着觉知和自己和解,和父母和解,改变自己。
如何改变?
1:觉察
如果你已经成年,人格基本形成,你不能再把自己的不幸和痛苦归于原生家庭,你就是你幸福的第一责任人。带着觉知觉察你当下说出的每一句话,心里的每一个想法,当下真实的感受,若是愤怒,难过,恐惧,或者充满了羞耻感和内疚感,不要逃避,不要对抗,即使难受,也去尝试去触碰,允许它们存在,感知它们!
2,接纳当下的自己
接纳当下的自己,即使当下还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或者拥有别人定义的成功,不要自责,不要觉得自己很失败,允许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若当下自己感到失落,恐惧,内疚,也不要排斥,允许这些情绪存在,这些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自己是完整的。
3,认真全情的投入
若不相信根植在脑子里,请带着觉察全情的投入工作,真诚的爱人!
当你全情投入工作,成功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获得同等的收入回报和夸奖,这会极大增强你的信心,也会多一次成功的经验,会带给你价值感,你是有价值的,你的存在有意义!
其次,若你不能全然的舒展的爱自己,那就试着去爱别人。
嘴边的话说的委婉好听一点
脸上的表情笑容在多一点
伸 出的手在热情、真诚一点
做事在靠谱一点
你若能做到以上几点,你的人际关系应该不会差,包括亲密关系,亲情,同事关系。而关系是生命,一切烦恼均来自于人际关系,关系顺了,自己的心情和生活自然就顺了。
新的一年叫嚣着大步走来,若要期许,那就祝新的一年敞开胸怀接纳自己,爱自己!
新的一年从学会接受自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