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6】教师应当更像“人”
文‖张爱敏
这个周末很充实,充实得周六的午饭下午两点才端起碗,充实得周日一日吃了两顿饭。
其实,这都是最好的安排,特别是踏着夜色回学校,刚到小区门口就看到春丽和瑞丽两位老师正抱着东西往一三轮车上放,一看到我,立马欣喜地说:“这不是张老师回来了!这是你家的被子吧!”
“对!忘了!”可不是忙得一干二净。
“我上午听见你们说晾被子,想着应该是你们的!常校长在群里问了……”春丽老师告诉我。
“没看群信息呢!……”可不是忙的没顾上看手机。
后来考虑到自己今天才吃了一顿饭,就没有应邀去操场遛弯,回家准备吃点东西,一进门就看见弟媳送的“包子”。放下被子,拿起手机拍个照片,发个圈,开始热个包子,炒了一个菜,真的饿了,坐在桌前,好一个大快朵颐。
准备去办公室,才发现忘记带钥匙了,果断放弃今晚准备熬夜的打算,明天再整理课例,今晚就完成阅读任务——《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最后一章,依然是边读边感慨。
21时,阅读完毕,拿起手机准备写简书日更,却看到朋友圈刚发的视频的关注量已经超过50,我笑了:原来大家都喜欢烟火气。
忽然想起,《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最后一章最后一行的一句话:教师应当更像“人”。对!只有如此,教师目中才更有“人”。
又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中的一段话:教育的目的,无非就是让一个人更像人。保持人的尊严、人的天真、人的可爱、人的可敬。
“教育即生长,生长即教育”“教天地之事,育生命自觉”“教育是一次次奇妙的联结”……重温经典,越来越庆幸,庆幸自己在20年前选择的一条教育路——幸福而完整,诗意而美丽。
那一年,遭遇人生之艰难,也恰逢人生之转机。我按下了暂停键,我抛弃了名和利,我选择了沉默,把目光聚焦在阅读与课堂,聚焦在学生个体的生长。
期间,整整10年,我一直处于“闭门即深山,读书即净土”之态,心无旁骛,沉浸其中。读之,思之,眼界拓宽了,胸怀宽广了,心态也越来越好了。
夜深人静时,思想的骏马却在飞扬。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该怎样抵达那里?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我要如何做教育,又该如何当老师?我想铸造一个让学生匆匆逃离的班集体,还是刻骨铭心永远怀念的班集体?……
“教育信念”“教育信仰”“教育情怀”“教育行动”……碰撞、联结、点燃,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教育行动,我孤独过,也彷徨过,更沮丧过,但依然坚持走一条少有人选择的路。
十年专业探索,十年跋涉留痕,十年沉静而坚定,我终于站稳了讲台,我终于有了话语权,我终于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一切都有美丽的回响。正如吴松超老师所言,当你“不虚也不功利的成长”时,当你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时,当你“精熟专业技能”时,当你“积极地走向‘自我认同’”时,你就活出了光彩,活出了自己,活得更像“人”。
教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专业品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精神等,是万万不能的。
我是教师,但我不是“神”,我更是“人”。我不想让自己成为陀螺,忙碌于各种形式主义,更不想让自己成为“机器”,只会遵循指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是教师,但我更是“人”,我更想活得像个“人”。我可以为了备一节课废寝忘食,我可以为了拯救一个灵魂而冥思苦想,我可以为了一个课程而博览群书,……但前提是我愿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我是教师,我不想跪着教书,照本宣科,上传下达,题海战术,……业有专攻,我只想让课堂成为师生诗意栖居场,心灵摆渡地,创意飞扬室……这里,有班级课程,有资源共享,有点燃,有激励,更有陪伴。
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吴松超老师之呼吁:
不管是未来,还是当下,教育都是围绕“人”展开的事业。无论是强调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是强调教师应有强大的思考力和创造力,都源于作为“人的我们对社会进步的理想与情感”。
切记,做教师,应当更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