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自然价值论,反是指偏离正轨偏离规律而失去“和谐”状态的意思,偏离了就是负向,不“和谐”的偏离中正的运动就产生了,道之效用就变弱趋于边际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回归中(重)心时出现大涨大落“硬着陆”的暴动,也要用弱用柔,以柔克刚,以平稳有序的方式渐进,控制在微涨微落均衡匀速运动的“和谐”稳定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从低到高从弱到强的过程。遵循物性按其规律之势找到支点借力成助力,发挥扛杆原理的动力与减少阻力,延长动力臂,制强与干涉就会省力趋于人为减少,“无为而无不为”就会出现。
故老子又说“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负与反都是偏离了正偏离了阳的,阳(元)气正气是人所要追求的拥抱的,道士常用道号为纯阳、伯阳、重阳等就是这样一种理想,一分为二,阴阳分就是恶善,丑美,有用无用,凶吉产生的开始,对这个认知就是良知产生的开端,故老子的道是追求的前进的,上升,有序的,确定的,平稳的,均衡的状态,而不是一种落后的、倒退、下降的、无序的、不确定、不平稳、涨落的状态。从物的角度,反向偏离了(中)重心就会出现对价值规律的波动,产生吸引力回归(中)重心,这个是物极必反,瓶颈状态出现,边际效应为零,苹果落地,落叶归根就是这样,从人的角度,一旦个人偏离了群体与社会,他的行为就会失去群众与社会基础,背离了民心,民心者道心也,故三省吾心,就是重新对道心民意民心的反省,认知正向就会出现对正道的感知,控制着自己回归,不回归就会脱离了中正之道,成为外邪之道,这就如身体的细胞出现了癌变,成为了身体上的毒瘤,要想让社会健康下去,治理的方式就是清理它们或抑制它们,削弱它们不让它们强大,不然生机就会损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