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牧墨斋夜话——渍菜

牧墨斋夜话——渍菜

作者: 金陵牧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0:49 被阅读0次

      半夜读马未都先生文章《渍菜》,对雪里蕻渍菜诱人口味的描述,不禁勾起了食欲,和对成长、生活的不同地域渍菜的回忆。

        小时候在东北,东北没有雪里蕻,漫长的冬季没什么新鲜蔬菜,就靠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维持一冬五六个月的副食供应,天天吃这几样肯定腻了,酸爽可口的渍大白菜就成了东北人的最爱,渍酸菜最好用东北特有的长白菜,没有胶东白菜那么圆那么紧,更方便均匀进味,整棵洗净晾一晾,一层层把白菜码放整齐,最后加水至没过白菜,有的人家喜欢加瓶啤酒在里面,看来是当做乳酸菌种了,最后缸上压上石头,石头无需太重,能把白菜压在水里即可,四十天后即可陆续捞出腌好的酸菜烹饪,无论哪种烹饪方式用五花肉都是标配,做好后吃一口那酸爽!并且非常开胃,好多次,我都有种感觉,越吃越饿,吃了两个大馒头了,感觉肚里空空。

        上小学时回胶东老家,也没有雪里蕻,腌的是芥菜疙瘩,冬春季节没青菜吃,肉炒一盘芥菜疙瘩装瓶带到学校那是绝好菜肴,即使没肉,用点花生油、葱花爆锅一炒那也是难得美味,学校里有炒菜卖,但每份2-5角在农村那是几斤粮食,舍不得,所以家里带几瓶子炒咸菜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

        后来到南京求学,终于见到了这个原来只听过名字就感觉高大上的菜,虽然初见感觉不过是腌萝卜缨子的同门兄弟,但吃过后感觉别有风味,遂爱上了雪里蕻,食堂里有雪菜时首选此菜,此菜开胃,每次吃都要多吃二两米饭。出去吃碗面,不舍得吃大排面、三鲜面,一碗雪菜肉丝面那是必须的。闲了骑自行车穿行在南方都市的街巷里,入秋家家户户门前都晾了几排雪里蕻。怎么腌的没去细看,但家家户户吃的菜里必有一盘雪里蕻。

        现在定居南京,家里也常备雪里蕻渍菜,偶尔肉炒了来吃,但已没有大学时多吃二两饭的感觉了。

相关文章

  • 牧墨斋夜话——渍菜

    半夜读马未都先生文章《渍菜》,对雪里蕻渍菜诱人口味的描述,不禁勾起了食欲,和对成长、生活的不同地域渍菜的回...

  • 牧墨斋夜话——篦子

    篦子[bì zǐ],是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的梳头工具,长约十几厘米,宽约七八厘米,中间有梁骨,两侧是密密的齿,...

  • 牧墨斋夜话——馉馇

    对这两个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懵懵的,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读。我按方言读出来,估计胶东半岛上了岁数的人恍然大悟似...

  • 牧墨斋夜话——自然村

    自然村是由各种原因形成的农民聚落,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成形、发展、壮大故事,如东北的自然村屯多是清末第二次鸦...

  • 牧墨斋夜话——南京优缺点

    来南京生活已有二十年了,在全国各个地方也都去过,觉得有点资格评价一下南京。我认为定居南京优缺点都有,但综合评价南京...

  • 牧墨斋夜话——寒食节

    寒食节在古代是独立的一个节日,虽然与清明节相邻,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分得很清。清朝以前在清明后两日,从清朝...

  • 牧墨斋夜话——奢侈品杂谈

    近日一个意大利的一个奢侈品企业与中国网友因视频广告的网络对骂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并直接上升到了外交点评的程...

  • 牧墨斋夜话——墨说白酒之酱香篇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白酒的众多香型都有自己的忠实拥趸。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凭借其酱香突出、空杯留香的特殊...

  • 牧墨斋夜话——墨说紫砂之养壶篇

    紫砂壶养的效果好坏,关键还是要看壶的泥料和制壶工艺,这是内在因素。 紫砂壶使用者的使用方法和是否精...

  • 牧墨斋夜话——墨说紫砂之选壶篇

    值得收藏的紫砂壶,一定是完美品,一定是精品,一定是珍品,在型、工、料上面面俱佳,不能有瑕疵,如果是大师或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牧墨斋夜话——渍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ux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