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

当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

作者: 春天的旋律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23:02 被阅读0次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的伤害得到补偿;

·放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

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做出不良行为,他们会说不知道,或者会给出一些其他借口。稍后,我会解释,在不让孩子感到羞辱或威胁的情况下,怎样用目的揭示法来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目的。

每个人都想得到关注,这没有什么错。问题出现在孩子想要过度关注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用一种令人烦恼而不是有用的方式来寻求归属感。这种行为之所以令人烦恼,是因为它来自于孩子潜意识中的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这种孩子没有意识到的错误观念,使得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更增加了大人认为孩子是在令人烦恼地强求关注的感觉。引导孩子用建设性的方式来获得关注,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来说将是令人鼓舞的。这会让孩子们体验到他们所寻求的归属感,并且同时让他们学会怎样以一种更有建设性的行为来获得归属感。

如果学生正在纠缠你,你可以给他们一项任务(比如让他们收作业、点名叫举手的孩子或者做个任务监督员)。有个4岁女孩在妈妈打电话时频频打岔,妈妈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转移了这种令人烦恼的打扰。电话响起来以后,她先请对方稍等一下,然后把自己的手表递给女儿说:“看见这根秒针了吗?你瞧着它转,等它转上整整三圈的时候,妈妈就打完电话了。”

这个小女孩专注地看着秒针转,偶尔瞟妈妈一眼。妈妈不到三分钟就打完了电话,女儿这时说道:“妈妈,你还有时间呢,你还有时间呢。”

每个人都想要权力。权力不是个坏东西,取决于你怎么使用。当孩子抱有只有自己说了算才有所归属的错误观念(当然是潜意识的)时,他们对权力的运用在别人看起来就像不良行为孩子们以这种对权力的误解为基础而形成错误目的时,他们就不会以有用的方式运用自己的权力,因此需要我们引导孩子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使用自己的权力。

当老师或父母们发现自己与一个孩子陷人了“权力之争时,最有效的做法是立即退出争斗,并要承认所发生的事情“我觉得咱俩陷人了权力之争。我可以看出来我的所作所为也加剧了这个问题。我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压制。我不想这样,但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助。让我们都冷静一会儿,然后再看看怎样用~种彼此尊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正如《克莱默夫妇》中的爸爸一样,当我们感到受了伤害时,就会自然反击。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也正是报复循环如此普遍的原因。我们又要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人要求孩子控制他们的行为,而大人却难以控制得住自己的行为。然而,控制你自己的行为对于打破报复循环来说是重要的。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呢。”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可能并不是你伤害了孩子--或者是在你想帮助孩子而不是伤害孩子的时候,孩子感到受了伤害。同样重要的是,要知道惩罚(即使被拙劣地伪装成“逻辑后果”)只能使报复循环永无休止。

那些以自暴自弃为错误目的(因为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识)的孩子们,在白天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麻烦,可是当夜深人静你有时间去思考的时候,你也许会辗转难眠--这孩子怎么好像在自暴自弃啊。不像有些孩子说“我不会”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自暴自弃的孩子是真的相信他们不会。有了对孩子的错误观念的了解,你可以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说:“宝宝,我相信你会想出办法来。”然而,对于以自暴自弃为错误目的的孩子,你需要花时间向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做示范。不能一下子做所有的步骤。你要是做得太多,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例如,你可以这么说:"我来画这半个圆,你画另一半。”或者,"我让你看我怎么系这只鞋带,然后请把你学会的做给我看,如果需要帮助就告诉我。”

为什么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很重要呢?因为,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你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要识别孩子行为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及其错误目的绝非易事,因为孩子可能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四个错误目的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孩子可能以不做家庭作业来获取关注(“嘿,看看我,你看我”),来显示权力(“你制服不了我”),来寻求报复(“你觉得我的成绩比我更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也要让你伤心”),来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我真的不会”)。理解孩子的目的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不同的目的,有效的干预和鼓励方式是不一样的。

请注意“鼓励”这个词。这很重要,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信念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依据并不重要。孩子们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相关文章

  • 价值感是从哪里来的?

    遇见《正面管教》是我一生的修行。 价值感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做不出不...

  • 正面管教之旅(五)——红掌知行合一之267

    《正面管教》五——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

  • 文学名著精彩分段分享

    文/沐恩佳音 【分享人】沐恩佳音 【分享片段】 (1)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

  • 《正面管教》精读之五——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孩子不良行为背后总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而孩子本身可能意识不到,成人需要识别出背后的信息,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改善...

  • 《正面管教》 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精读及读后感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是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

  • 2020-06-15

    第2周第1天分享人甄秀荣 读书章节67~71页 1.理论知识点摘要 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如果你问孩子为什...

  • 2019-01-08

    #思想力家庭教育#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

  • 思想力家庭教育

    #思想力家庭教育#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

  • 重新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正面管教》第四章读后感

    这一章主要讲: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大人们要识别出这些不良...

  •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分享D16

    2019.11.21 重点内容: 1.由于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目的,目的揭示法是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的第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观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v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