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说:“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第一次读完后,觉得道理说的很对呀,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有时使用这个,有时使用那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智慧高的人才能办到。
于是,自认为目前达不到这个智慧,看看道理就算了。明明觉得对,却做不到,这就是大多数正确的道理无用的原因。
今天读王烁老师的文章,才明白之前的见解有多么浅显,多么愚蠢。
行难的根本原因是不知。
君子,小人,伪君子,我们对待的态度是,最喜欢君子,最惧怕小人,最厌烦伪君子。
伪君子比真小人更招致唾弃,原因是小人坏事做尽,但前后一致,符合我们的预期,而伪君子人前一面,背后一面,前后不一致,我们预测不出他的行为,便觉得对我们更危险,而且他们还有君子的一面,我们就不惧怕他。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从小形成的价值观,就是做一个君子,但君子不是那么容易的,无欲无求,甘于牺牲,君子应该是最受欺负的,脏活累活先干,回报收获最后。
做一个君子不明智。
最好的策略是偶尔做一次小人,降低周边人的预期,知道你也会发疯,也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于是,再欺负你的时候也要掂量掂量。
这就是一致性偏差,过分的追求一致性,要么就变成最受欺负的君子,要么就变成让人远离的小人。
我们要保有正的一面和邪的一面,正的一面可以占百分之七十五,邪的一面可以占百分之二十五,让周边的人知道自己也有很多不确定。
一致性偏差,才是第一等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