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何为“隐”?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何为“隐”?

作者: 爱我青春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11:28 被阅读0次

早上晨读学习《论语.子路篇》第十八章的内容,遇到一些迷惑,也进行了一些查验,说来与大家听听。

原文是这样的: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是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就是我们小时学的”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顺道说一下,这个叶

有一天,他对孔子说起自己家乡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他出头作了证人,指证自己的父亲。他的意思就是”我们这里的风气好好啊!“

而孔子听完却发表了不同看法。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与你们那里不一样,如果父亲或者儿子偷了东西,两人都会互相为对方隐瞒。

”法律不外乎人情“是不是就从这里来的呀?

叶公说的这个人这个事儿无论真实与否,不论他偷东西为了什么原因(攘:有因而偷),父子关系肯定是不好了。要不然当儿子的哪能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呢!

咱先不管这个,也不考虑叶公和孔子的身份地位。单说孔子说的这句话,按照这种解释也不符合孔子”仁“的精神呀!

为了亲情,嗯,父子互相打掩护,人之常情,尤其符合中国人的”父慈子孝“的道理,可我还是觉得不通,不像孔夫子的为人!

为了解开内心的迷惑,我上网搜索一番,诶,还真让我找到一个说法,似乎说得通了。

这里的“隐”不能单纯的翻译为“隐瞒”,而应解释为“矫正”或者“纠正”,大家看一下,再回到原文重新翻译一遍,通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汉语中,“隐”有“躲藏起来不外露”,“掩盖真相或者真情不让人知道”,“不明显、不清楚”,“秘密的事”等几种解释,可没有“矫正”或者“纠正”的意思。

这就又说不通了,还是”隐瞒“呀?“隐”到底得怎么解释才妥贴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古代汉语的知识了,今天真是有幸呢!涨知识了!

在古代汉语中,“隐”可以通“檃”(yǐn),有个词语“檃栝”(yǐn kuò),现在已经写成“隐括”了。

它的意思有两个:1、矫正木材弯曲的器具。 2、(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剪裁改写。

从这两个解释中我们似乎能够找到“隐”翻译成“矫正”和“纠正”的来源了。

木材弯曲了,用一个“檃栝”这样的东西把它矫正。文章写完了,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审核,删除多余的部分,也有“纠正”之意。

现在我们再来翻译一遍孔子说的那句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为儿子矫正过失,儿子为父亲纠正错误,正直就表现在这里了。

这么一说,我觉得通顺多了。真要是互相隐瞒的话,万一事情变大了呢,岂不是互害?还谈什么父慈子孝?

学习古文真是费劲呢,很多词语和现代的解释都不尽相同。

所以在学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拘泥于通常的解释。别怕产生疑问,更不能因为自己学习的时间短,知道的很少而放弃思考。

我们身边很多亲近的人,家人,朋友,同事,谁都不能保证不出现错误或者过失,希望我们也能做到像孔子说的“互隐”。

愿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何为“隐”?

    早上晨读学习《论语.子路篇》第十八章的内容,遇到一些迷惑,也进行了一些查验,说来与大家听听。 原文是这样的: 叶公...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在《论语》子路篇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

  •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昨晚散步,到集市上闲逛。 看到卖袜子的小车便买了两双袜子,旁边是一位奶奶领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她们也在买袜子。 袜...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在论语中有个故事,有人对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个正直的人,爸爸偷羊,儿子会出来告发爸爸。”孔子回答:“我们这里不一样...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

  • 华夏道统中容隐权的立法原则

    容隐权是对儒学亲亲互隐的肯定还是对儒学大义灭亲的否定呢?我认为: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表述没有问题。将...

  • 《论语》中的“直”:直在其中矣?

    论语里的一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常被人认为是中国人情社会传统“亲亲相隐”的代表,尽管争论不止于此,...

  • 关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思考

    在“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个故事中,最经典的辩题还是关于人情与法制的关系,若说得更贴近时代,就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 论语365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这里说到了制度与人情。中国是一个非常讲人情世故的国家,有时候水至而无鱼。太多死板而忘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何为“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bo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