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外经》之二十六《肝木篇》

《黄帝外经》之二十六《肝木篇》

作者: dfdfe6765618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20:53 被阅读0次

少师曰:肝属木,木非水不养,故肾为肝之母也。肾衰则木不旺矣,是肝木之虚,皆肾水之涸也。然而肝木之虚,不全责肾水之衰者何故?岐伯曰:此肝木自郁也。木喜疏泄,遇风寒之邪,拂抑之事,肝辄气郁不舒。肝郁必下克脾胃,制土有力,则木气自伤,势必求济肾水,水生木而郁气未解,反助克土之横。土怒水助转来克水。肝不受肾之益,肾且得土之损,未有不受病者也。肾既病矣,自难滋肝木之枯,肝无水养,其郁更甚。郁甚而克土愈力。脾胃受伤气难转输,必求救于心火,心火因肝木之郁全不顾心,心失化源,何能生脾胃之土乎。于是怜土予之受伤,不敢咎肝母之过,逆反嗔肺金不制肝木,乃出其火而克肺,肺无土气之生,复有心火之克则肺金难以自存。听肝木之逆,无能相制矣。少师曰:木无金制宜木气之舒矣,何以仍郁也?岐伯曰:木性曲直,必得金制有成。今金弱木强,则肝寡于畏,任郁之性以自肆,土无可克水,无可养火,无可助,于是木空受焚矣。此木无金制而愈郁也。所以治肝必解郁为先,郁解而肝气自平。何至克土,土无木克则脾胃之气自易升腾,自必忘克,肾水转生肺金矣。肺金得脾胃二土之气,则金气自旺,令行清肃。肾水无匮乏之忧,且金强制木,木无过旺肝气平矣。少师曰:肝气不平可以直折之乎?岐伯曰:肝气最恶者郁也。其次则恶不平,不平之极即郁之极也。故平肝尤尚解郁。少师曰:其故何也?岐伯曰:肝气不平,肝中之火过旺也。肝火过旺,由肝木之塞也。外闭内焚,非烁土之气即耗心之血矣。夫火旺宜为心之所喜,然温火生心,烈火逼心,所以火盛之极,可暂用寒凉以泻。肝火郁之极,宜兼用舒泄以平肝也。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木不郁则不损,肝木之郁即逆之之谓也。人能解郁,则木

得其平矣。何郁之有。

相关文章

  • 《黄帝外经》之二十六《肝木篇》

    少师曰:肝属木,木非水不养,故肾为肝之母也。肾衰则木不旺矣,是肝木之虚,皆肾水之涸也。然而肝木之虚,不全责肾水之衰...

  • 《黄帝外径》肝木篇

    肝木篇 少师曰:肝属木,木非水不养,故肾为肝之母也。肾衰则木不旺矣,是肝木之虚,皆肾水之涸也。然而肝木之虚,不全责...

  • 《黄帝外经》——肝木篇第二十五(2)

    此木无金制而愈郁也。所以治肝必解郁为先,郁解而肝气自平,何至克土?土无木克,则脾胃之气自易升腾,自必忘克肾水,转生...

  • 《黄帝外经》——肝木篇第二十五(1)

    少师曰:肝属木,木非水不养,故肾为肝之母也。肾衰则木不旺矣。是以肝木之虚,皆肾水之涸也。然而肝木之虚,不全责肾水之...

  • 《黄帝外经》之二《阴阳颠倒篇》

    黄帝闻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叹广成子之谓天矣。退而夜思,尚有未获。遣鬼臾区问于岐伯天师曰:帝问至道于广成子,广...

  • 《黄帝外经》之二十八《心火篇》

    少师曰:心火,君火也。何故宜静不宜动?岐伯曰:君主无为,心为君火,安可有为乎!君主有力,非生民之福也。所以心静则火...

  • 《黄帝外经》之六十六《太乙篇》

    风后问于岐伯曰:八风可以占疾病之吉凶乎?岐伯曰:天人一理也,可预占以断之。风后曰:占之不验何也?岐伯曰:有验有不验...

  • 《黄帝外经》之三十六《小肠火篇》

    少师曰:小肠属火乎?属水乎?岐伯曰:小肠与心为表里,与心同气,属火无疑。其体则为水之路,故小肠又属水也。少师曰:然...

  • 《皇帝内经》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黄帝为名? 在汉代,除了《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

  • 《黄帝外经》之二十三《奇恒篇》

    奢龙问于岐伯曰:奇恒之腑,与五脏并主藏精,皆可名脏乎?岐伯曰:然。奢龙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既谓奇恒之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之二十六《肝木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eg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