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可是往往临到事了却发现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甚至准备工作还只是开了个小头,距离做好准备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更糟糕的是,一次两次这样,本意有心要改,但真到了三次四次的时候发现,一切几乎还是老样,并没有比一次两次的时候好很多。
似乎并不是不想做,也不是不把想做的事情放在心上,但就是走走停停,走两步歇一歇,有时是因为有点累了,就停下来去做点别的事;有时是走着走着看见了路边好玩的物事,就停下来赏玩一番,甚至顺着旁边的小路走进去很远很远,远到忘记了最开始出发时其实是要去另外的一个地方;更多的时候是心神不定迷茫彷徨地曲线前行,遇到陡峭的路段会不自信地质疑自己是否那块儿材料,遇到泥泞的路则担心摔跤跌跟头很疼,大雾弥漫的时候更是本能地龟缩退却,只想着好好保护自己而再不敢向前一步,于是本该向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的脚步变得犹疑不决,小心翼翼,原地转圈很多,前后徘徊常有,以至于出发得很早,但前进的速度很慢,到达目的地的距离依旧很远。
既有路线的问题,也有心性的因素。
如果行动前就经过了充分的了解,制定出清晰的行动路线,预估了大致准确的投入量,对能够取得的效果也能做到心中有数,那么行动起来最起码能少一些踌躇踯躅与徘徊,原本用在内耗上的时间精力转移到了迈向目标的行动上,不说使事半功倍,最起码能比边走边停好上许多。
心性的随意一部分也是由于目标的不够明确与路径的不够清晰,才会兴之所至便一头扎进临时起意的东西里面去,还一扎进去就在里面待很久,扎了一次又一次。
当然,过多的自我怀疑与畏怯心理也是坚持行动的巨大阻碍,它们不断软化着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本就不够坚定的信念在畏惧胆怯面前变得更加游移不定,好不容易迈出去的步子,要么原地停留很久,要么索性退回——看上去是安全了,但其实是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原地不动。
多么痛的领悟!
这回,能改进吗?能将自己一直以来就想准备好,也早就应该准备好,最起码准备得差不多的东西真的准备好吗?
是个挑战!
也该直面挑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