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稀缺》

《稀缺》

作者: 横竖丿捺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19:09 被阅读0次

问一个人你缺少什么,时间,金钱这两个选项的得票可想而知。忙碌与贫穷早已经是世界性的问题,城市与城市越来越像,一个国家最大多数的人思考的问题和困惑也越来越一致。稀缺,从字面上就可以了解,可能分为两个层面,客观上的少,不够用。一个人要吃多少才不会饿,才可以维持新陈代谢,这个就是客观的,普适的。另一个层面是感觉,个人的判断和需求远远大于拥有的。在稀缺的状态,注意力会自然而然放在稀缺的事物上,总会想着如何满足。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看事物的视角,更会改变我们的思维,进入我们的思想,正常的大脑被稀缺俘获。也许人不愿意被稀缺所影响,却很难完全避免,注意力被稀缺左右,正常的世界景色,被带上了一个滤镜。我们处于稀缺状态时,有一点好处是,为了应对迫切的需求,做的更好,更有行动力。比如我们的论文在最后一周时,写的特别快。我们渴极了的时候,非常迅速积极寻找到解决方案。哪怕内向的人也会开口寻求帮助。坏处同样明显,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效。多年前看过一组照片,一个中年男人在雪花飘落的火车站广场,啃着干粮,流着泪。他也许是因为金钱的稀缺,不得不背井离乡。为了获得我们稀缺的时间和金钱,或者其他的东西,不得不委屈自己,甚至背弃自己的事,不算新闻。

  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是迫使,谁愿意心甘情愿的996?谁愿意长时间不和家人相处,不能呵护守望着孩子的成长。因为稀缺,不得不如此选择。会让人很现实地集中注意力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利用自身的资源。我读过报道,对一些年轻人不上进提出批评,这些人在工厂12-14小时的工作,虽然有所谓的加班费,不加班其实不是被接受的。他辛苦工作一天,疲惫的不行,还要让他们努力学习,这种指责太不负责任。他们更需要的是娱乐,放松,和睡眠,比起学习可能给未来带来的巨大回报,他们首先要要解决的生存。无法让他们有更长远的打算,一些指责和批评总倾向于指向简单的,弱势的,个人的原因。而不考虑制度,规范这些更本质的原因。时间稀缺常会让拖延症的人立刻行动起来,最后的期限到来,现实无法逃避,人们就会集中注意力,超高效率地去解决。看起来这反倒是稀缺带来的益处,实则是被迫的一种全神贯注。专注于一项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的事物。眼睛里只有这件事,高效了,却也狭窄了,从长远看,稀缺更多的是不能全面通盘考虑事件,策划未来,做明智的选择。盲人摸象一样,更像管窥豹。稀缺的特性就是如此,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让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能让我们短期更有成效,同样让我们付出代价,会让人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

    处于稀缺状态,满脑子都和它相关,会忽略很多其他事项。饿极了可能就不太在乎形象了,在突发事件中,为了自己的安全,可能做出不恰当的举动。用计算机网络比喻,我们的带宽受到了影响,专注于处理一项事,其他程序就没有足够的内存正常运转。对人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极大影响。不缺钱时,100元是什么感觉和缺极了钱100元感觉完全不一样。对印度农民进行过一个实验,看他们在收获前后的表现。结果让人吃惊。在执行控制力的测验上,农民处于贫穷状态时响应速读比富裕时慢11%,而且还多犯15%的错误。贫穷真的会成为心智负担,会消弱我们认知和控制力。这样也许就能理解突然插队拥挤进地铁的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上班迟到或者重要会议足以让他们把自己的重要性摆在其他人之上。在医院见患者家属冲进来,让医生先看,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耐心排队的人是不是有比他们更重的病。总之稀缺让人不聪明又没执行控制力。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让人变笨,冲动。在坏的循环中,苦苦挣扎。

  稀缺是怎样让人变笨的?由很多的分析。因为不够,更加小心翼翼,注意力放在缺少的事情而不是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吴伯凡举忙碌和奋斗有什么区别:一个是没目标的瞎忙,一个是有目标的忙。看起一样,结果却不同。我们一天24小时,我们羡慕的人也是24小时,做的事完全不同。越是小心呵护缺少的,越可能忽略更重要的。在人群拥挤的街道,你要好好守护一碗热汤,怎么守护都不太够,换一个宽敞无人的道路,这汤才更不容易洒。稀缺不仅提高了失误的成本,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机会去犯下错误、做出不明智的选择。常说的创业,一个千万家庭,创业失败赔30万,可以接受。而一个贷款拼凑20万的人去创业,赔30万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没有余闲,就更加承受不了失去。哪怕很好的机遇,也要反复衡量。梭罗这样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穷人的时间和富人的金钱,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很有价值的。反过来,富人的时间和穷人的金钱,愿意奉献,可能更为珍贵。

  同样的事,在稀缺程度不同的人看来,有不同的状态。也造就了彼此不理解。我之所以说一些人一味指责年轻人不努力,而不去指责制度就是这种典型。他们的人生过程可能就是努力就能改变,而一个稳定的社会,相对有各自的生存法则时,过去的经验指导不了当下的生活。什么是更有价值,判定结果千差万别。他和我们的背景是仅仅相连的。红黄蓝三原色,假如我们是不同的一种原色,遇到相同的原色,色彩反应也不同。我们珍视的在别人眼里可能轻如鸿毛,我们以为的危险,在他人眼里可能就是机遇。山脚山顶不是同样的风景,尽管植被都一样。以城市来说,不同的人对它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参考和自己不太相同背景的结论,比不参考还要糟糕。

  稀缺最大的弊端就是让人们短视,只顾当下的难题,无法有效规划未来。数据显示我加年轻人信用卡平均负债很高的一个数字。很多人用信用卡相互拆借,负债越来越大。为了还上当期欠款,会做出不明智的决定。对真正能改善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去改善控制,消费自己负担不了的,不去提升收入。不安于稳稳工作。将重要不紧急的事搁置,从而陷入泥淖。开头提的工厂年轻人,那些专家的批评片面,给的建议却是对的。应该提升自己,缩减一些娱乐,用于学习,并坚持下去。难就难在能不能听下去,能不能认同并执行,一个流水线工人,14小时工作后,还能学习2个小时,可以说是一用一己之力去对抗整个的环境,对抗旧有的循环。比有用的专业的建议更难的就是,彻底执行下去。心理学家研究各类任务的过程发现一个U形弧线。关注度过低,表现变弱,关注过度,表现同样变弱。有过恋爱的经验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你想把最好的表现出来,失去了平时的自我,反而未能取得青睐,甚至对方喜欢的是平时表现的你。对稀缺,太不在乎和太在乎都很难改善。任何形式的技能学习,无论是去学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都需要带宽。

  稀缺导致带宽狭窄,让稀缺尽可能小地对带宽产生影响可能是唯一解决之道。就像贫穷仍然对金钱持有正确认知,繁忙依然合理安排时间。多用不稀缺的视角去纠正管窥心态,这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漫长又孤独!

相关文章

  • 知道做不到,不如不知道

    稀缺才是核心杀手锏 获得稀缺,成为稀缺,掌握稀缺,制造稀缺 当你当不了稀缺时候,当你知道有稀缺这回事但是不做不到时...

  • 稀缺心理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稀缺,会产生焦虑和压力,影响我们的行为。人们常会处于某种稀缺状态下,最常见的稀缺包括时间稀缺和金钱稀缺。 稀缺时间...

  • 《感觉要火》-品牌生长课摩擦和整合李倩20180811

    摩擦力 摩擦力一:反稀缺心态 《稀缺》 稀缺心态下行为与反稀缺。 稀缺心态是导致穷人更穷的原因。 反稀缺心态 人生...

  • 稀缺

    稀缺得,弱不禁风。 稀缺得,毛焦火辣。 稀缺得,担惊受怕。 稀缺得,失望透顶。 稀缺得,去他妈的!

  • 如何摆脱稀缺的死循环?

    什么是稀缺 什么是稀缺?《稀缺》这本书告诉我们,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俘获我们的大脑。 稀缺...

  • 稀缺让我们更值钱

    越稀缺,越珍贵!越稀缺,越值钱! 稀缺意味着少,稀缺技能意味着高工资,稀缺物品意味着有掌控权,稀缺动物你首先想到的...

  • 稀缺心态的正确对待

    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就是稀缺。机会稀缺、时间需求、资源需求等。稀缺会给我们带来稀缺心态。稀缺心态是造成我们贫穷与忙碌...

  • 【稀缺与选择3-52】

    稀缺,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 人的欲望是无穷。 稀缺指有形物质的稀缺,还有无形的稀缺。地理位置也是稀缺的,信任...

  • 如何避免稀缺陷阱

    什么是稀缺?稀缺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贫穷是金钱的稀缺,忙碌是时间的稀缺。稀缺会俘获大脑,会引起我们对某事物的特...

  • 稀缺对带宽的影响

    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时间太短,钱不够交学费,都会造成稀缺。 稀缺是一种心理状态。稀缺,即一种需求比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稀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fd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