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奇(Kitsch),是情绪中的伪装者。
刻奇这个情绪是来自于,不管是我们对自己人物的设定有一种假想,被这个人设所绑架之后,我们觉得在某些状况之下,我们一定要表达出某一种情绪;或者,是被这个社会给集体绑架,乃至于集体催眠,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很有可能是假的情绪。我们既然要认知自己的情绪,就要认出来,什么情绪是真的我们的情绪?什么是假的情绪?
毕业典礼当中,我们把自己设定为“充满感恩之心的毕业生”,我们就会觉得“要好好的哭一场,才能表达我们对学校的感激之情”。一样的,在葬礼上面,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要对这个过世的人充满怀念,充满了悼念”,我们也会觉得“应该要留下感伤的眼泪”。
我们会基于社会的压力,感觉在某一些时刻,我们要表达出适当的情绪。这个适当的情绪,未必是我们真的情绪。可是没有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只想做一个合群的人,只不过,我们不要被自己给骗了,以为那个情绪是我们真实的情绪。
因为这当中潜在一种危险,如果我们过度地习以为常,把这种情绪当成就是我们理所当然的真实的情绪,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辨认我们情绪真假”的能力。我们会被社会所赋予我们的角色所绑架,而流露出不符合这种身份的情绪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失态了。
在葬礼上面,有人哭不出来的时候,会去请专业的人士来哭,这个景象难道不是更荒谬吗?没有那么悲伤,哭不出来,请陌生人付钱给TA,让TA来哭。这种种夸张的表现,都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社会角色所绑架,我们觉得有压力,要表达出那样子的情绪,这就是一种刻奇。
刻奇最可怕的境界,是有的人被自己催眠之后,表达出了假的情绪,而且还被自己这个假的情绪给感动了。越感动,就越表达;越表达,就越夸张。
一旦习惯了刻奇这样子的情绪,我们也就会对自己真实的情绪表达,形成了一层障碍。
如果我们把刻奇,当成我们真实的情绪,就会逐渐失去“辨认情绪真假”的能力。
“如果旁边完全没有别人在看,我其实会有不一样的情绪的”——你会有经历这样的刻奇时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