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忆海拾贝(37)——陈老师

忆海拾贝(37)——陈老师

作者: 易无成 | 来源:发表于2023-12-15 23:54 被阅读0次

高一的班主任陈老师,教我们历史,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取名《随想集》,每周写一篇800字以上作文,题目自拟,体裁自定,不定时检查。

题目自拟?听起来《随想集》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实际上不规定题目更难写,尤其是刚开始写的时候。

每周这项作业我都是最后完成的,有时候甚至熬夜写作文。几周之后,读着已经完成的几篇,不敢相信这些文字是自己写的,并不是因为有多好,而是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那就是开始喜欢思考了。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的《随想集》已经积攒了接近二十篇作文,还能看到老师的评语,她称赞我善于思考,但是有时候有些偏激。

我很感谢陈老师,是她让我开始喜欢文字,在我心中播下了文字的种子。尽管后来我的人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当我重回正轨的时候,文字仍然是安慰自己的最好方式。

现在回忆起来,陈老师个子不高,微胖,短头发,戴一副眼镜,经常面带微笑。

陈老师的备课极为扎实,一节课45分钟,从头讲到尾,滔滔不绝,如黄河决堤,而且从不翻书,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到现在想起来印象都非常深刻。

有些遗憾的就是她全程都是自己讲,我印象中没有提问过,这样没有互动的授课方式我难以接受,导致我听不了几分钟就昏昏欲睡,结果真的趴桌子上睡着了。

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就移步到我桌前,用指关节轻叩我的桌面把我敲醒,我再耐着性子听一会儿又瞌睡了,她继续敲桌子……

这样的过程在一节课当中上演几次以后我就彻底清醒了,可以认真听课了。

到现在我还能记着陈老师,是因为她布置的《随想集》,每周一篇,题目自拟,题材、体裁不限,这样的形式看起来很自由,可写的东西也就很多了。

每周一篇看起来不多,也不是什么负担,一学期下来,也将近二十篇了,看起来很有成就感。

最开始下笔时我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写着写着越写越顺畅,自己对生活、读书等各方面的经历或者想法都写进了《随想集》,顺带还练习了写作。

我在高中能把作文写到发表,陈老师居功至伟。

算起来,陈老师应该退休了,五十多,不到六十岁,我们早已没有联系,但是她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祝愿陈老师健康长寿!

相关文章

  • 忆海拾贝

    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文艺很久了,或者说没有这种心情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危机,因为今天一群人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小时...

  • 忆海拾贝

    忆海拾贝 收拾屋子,在一本旧书里发现两张写满字纸,打开一看,原来是我自己的笔体。看看其中的内容,大约写在四年前,那...

  • 忆海拾贝

    偶有闲暇整理一下书柜,发现了几篇随笔,读来觉得很温馨,现录下为念。 一、砍倒大树 深冬某日,狂风夹着的沙尘铺天盖地...

  • 忆海拾贝

    今年回家过年,很高兴能和几位初中时的老同学相逢。酒后饭余,既没有学”文件”,也没有修”长城”,而是在一起重温旧...

  • 忆海拾贝

    第一章 1 人过六十,时常会忍不住回想过去,常有怀旧情怀...

  • 忆海拾贝

    傍晚时分一阵的狂风暴雨驱散了连日的蒸烤,雷神呼噜噜的吼叫着渐渐远去,闪电蛇一样在天空忽隐忽现,白杨树的大手掌兴奋的...

  • 忆海拾贝

    记忆就像大海 在潮起潮落之间 将岁月的片段拍打到意识的岸边 当我拾起那岁月的贝壳 小心地捧在手心 每一颗贝壳都历经...

  • 忆海拾贝

    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过去的事就像海滩上多种多样的贝壳,都那么闪亮清晰。捡起来其中一个,诉说她的过去。 本不怎么玩抖音...

  • “忆海”拾贝

    (一) “妈妈、妈妈”我听到儿子在露台上可劲儿叫我。我出去看到他坐在小梯子上,“妈妈,我刚才看见我们...

  • 忆海拾贝(一)

    写在前面的话 我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始终怀揣着一颗炙热滚烫的挚爱之心,蕴含着一份发自肺腑的眷恋之情,凝结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海拾贝(37)——陈老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gg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