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愿意相信童话,你会看到灰姑娘勇敢打破诅咒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然,灰姑娘不是那个逆来顺受扫着角落里的灰尘,等着王子来拯救的姑娘。
如果你是海瑟薇的迷妹,你会看到一个骄傲公主的强大意志力和不凡风采。她为巨人的生存诉求呼号,为精灵的律师梦想发声,她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一切,为了拯救王子甚至跟命运抗争。
安妮没有突如其来的神仙教母满足一切美好的幻想,甚至一再拂逆心意动辄添乱。安妮没有坐着南瓜车,连偷水晶鞋的梗都成了大姐使其出丑的命令。安妮没有鸟儿作朋友,却用自己的热诚争取到了巨人和精灵的鼎力相助。
安妮耿直率真,她不像王子的死忠粉一样只折服于王子的英俊,反而旗帜鲜明地鄙夷他与叔父同流合污的懦弱。
安妮古道热肠,像独行侠一样勇敢踏上寻找教母的征途,救下被人欺凌的小精灵斯莱恩,并鼓励其坚持自己
安妮敢做敢当,她敢于叫板邪恶势力,义无反顾地做自己,用爱的强大意志战胜诅咒的束缚。
当然,王子爱上的也不是她出众的容貌,而是她特立独行的个性光辉,她强大内心散发出来的勇气。哪怕亲眼从镜子里看到她手握匕首,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还是情不自禁地出手相救。
与其说片子的邪恶势力是自我掘坟的叔父,不如说人类最大的软肋是被利用的人性,冲突来自真实自我与服从命令。如果说咒语对安妮的压迫让其无法遵从自我是一个隐喻的话,那么我们遭受的咒语又是什么呢?
从小到大,多少次被苦口婆心的“务实”经验掌控,被世俗的认可褒扬牵引,被追逐的虚名浮利挟持,被师长和权威的评估局限,被亲情和道德绑架。我们只得服从,没有讨论是非对错的余地,没有表明自我意志的空间,哪怕我们内心那个本我的小人早已百转千回。
更有甚者,当我们的心智被深度洗脑,当我们的本我慢慢放弃抗争,服从成了一种乖巧的讨喜性格,服从成了识时务的稳健风格。我们开始习惯性用别人的规则玩法思考问题,我们心甘情愿地配合着自我奴役,我们不再有向往和渴求的冲突,我们已不认为我们还需要完成自我救赎。
如果说对王子的爱迫使安妮与咒语抗衡,赢得了真实自我的抗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打破服从的枷锁呢。我想,那是一种真实自我的自驱力。那一刻,决定了心无旁骛地做最舒服的自己,决定了从此遵从内心的声音,坚定内心的信念绝不妥协。
很多人吐槽周冬雨在《麻雀》里格格不面瘫脸,却不得不惊艳于《七月与安生》里爆棚的小妞演技。我喜欢导演曾国祥的说法,角选对了,无须调教。在这里不想论述她的可塑性和爆发力有多强,她的戏路有多广,只是想说,扮演最合适的角色,放下无谓的成见和包袱,跟着内训的感觉走,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尽情尽兴了才能演绎出最生动的故事。
周六下午第一次参加禅绕画沙龙,从气泡酒和黑白棋的图样学起。内心的心浮气躁暴露在了粗犷凌乱的笔触上,简单的圆圈画成了变异的蝌蚪群,连线条都画得错乱无序。及至看到小孩子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又被虐得不敢轻易下笔完成天使翅膀。刘华老师说,禅陀罗有几个基本理念,没有期待,没有评判,没有对错,不要设限,活在当下。
仔细一琢磨,我完全是头脑瑜伽的对立面,先入为主地加了自我的认知观念,好高骛远致使每次换花色没有规律和流畅可言,放不下“美”和“失误”的成见,自卑心理作祟又不能接纳自己的画,加之不可避免的年龄偏见和好胜心理……如此这般,不仅发掘不了自我的潜能,更是让禅绕画变成了高度紧张的结果导向。相反小孩子天性活泼纯真,无忧无虑且满怀热情,想到八卦画八卦,想到符号写符号,造型更是不受局限,展现没有考量和定性,反倒拥有了挥洒自如的快感。一念间享受禅绕画的平心静气,一念间被虐得找不到存在的成就感。
也许像故事里神仙教母说得那样,哪怕我们不满意被赐予的魔法礼物,也不能抱怨什么,唯有自主推动解决,唯有内心的真实信念才能战胜魔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