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上司对我说过,有自我怀疑的态度是好事。
然后他说完这些就把我炒了。
那是一家新媒体公司,我在里面主要负责日常运营以及写稿。
刚毕业一年的我,本以为在校写过几篇故事,得到些朋友的表扬,就该在文字这条路上高歌猛进下去。
初进公司,自觉终于可以以笔为剑,粪土当年万户侯了。可我刚写出第一篇文章,就被前任老板叫去办公室。
他觉得我思想有问题。
他说,你接下来是要靠写字吃饭了呀,我付你工资不是让你来这当文青的。
他还说,赚钱的文字你就别把他当成文字,它就是钱!
哦,对了,公司是做教育的。
我还记得我第一篇稿,是要写一个本地高材生的故事。
这人天资聪慧,自小成绩名列前茅。他妈是老师,他爸也是老师。
后来高考发挥一般,进了清华大学数学系。而后突然辍学出家,做了和尚,具体情况不焉,舆论曾为此颇为哗然。
那我当时为何要着笔于他呢?可以说是上头给的任务,让我权当练练手。
这位天才少年出家隐匿四年后,终于再次站在了媒体镜头面前,诉说了由清华走进寺庵的内心历程。
这也是上头要求我将要写文章的切入点。
采访的媒体自然不是我曾在的那家媒体。
按道理来讲,你说人既然已剃发为僧,不就表明了说想离红尘远一点吗?这么一个向无而走的人,媒体为何又非要把他放在大家眼前呢?
但任务就是任务,作为新人,是没有质疑任务的权利的。
于是我便从他的幼年着手,一路调查,直到大学。在阅读他的成长时,我一边羡慕着他的天分,一边同情着他的勤劳。
如意料一般,有关他的故事到大三戛然而止,为他画上句号的是舆论上的满城风雨。
各家媒体大多以"目前教育"为开头,或是质疑,或是回应质疑,总之都想把这事上升到国民高度。
但我从他的同学也是他朋友的博客里发现,他出家似乎是有些囿于感情。
这事没有公证,我也不好定论,况且那次稿件的主要内容还是应该以他这次的露面为主要话题。
于是我就穿插那人各个时代的故事,而后与这次媒体前他所说的一一对应,务必保证真实性。当然,其间免不了买弄了些文笔,添了点风花雪月。
主编还未看完,就给我毙掉了。
她如是说,文采很好,但不适合新媒体。因为整篇文章,没有痛点,没有噪点,没有高潮点,不会吸引大家的注意。
所以,要改。
我不甘心,迟迟不肯动笔。我万万没有说服自己改得理由。我依托现实,有理有据,结尾开放,引人遐想。不说它好,但也不至于让人读不完吧。
然后就是老板找我了,然后给我说了之前那些话。除那些之外,还有一些,我也一并写出来吧:
新媒体文,真不真实不重要,充不充实也不重要。你写的乱七八糟,能让人破口大骂,那也算是本事。
我终究还是辜负了前任老板对我的信任。
我曾一度自我怀疑,因为我感觉自己写不出那些喧哗的题目,以及整文目的明确的引导性文字。
不得不承认,写那种文字需要技巧。而我,大概是真的学不会那种技巧,像是营销一样的技巧。
离开公司的时候,我还满心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风水轮流转,日后总相逢。
呵~
王教授的"真香"定理,仿佛是不经意间戳开了一个上帝出的迷题,让人越发深信不疑。
我现在是一位职业码农,专职写字为生。
只是马上要生不下去了而已。
在码到3万字还没有人看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与文字有缘。于是我翻遍网络,寻找成名大神曾经的经历,病重乱投医般地,想要找到一些共鸣,想要有人告诉我,大神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不知道哪来的力量,现在已经将近10万字,依旧是没有人看。我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恐惧,只有一边怀疑着自己,一边对怀疑的感觉麻木。
我开始学习怎么写出吸引人的题目,我开始大量使用引导性的文字。我恨不得大嘴巴子扇曾经的自己,可"真香"二字已隐隐在嘴边徘徊。
这段经历确实很磨练意志,也可以说,很折磨意志。
我行吗?我每日三省吾身,问上自己数遍。
但没看见尽头之前,谁告诉我不行都没用。能怀疑我的,我只认自己这一张嘴。
每天一顿饭,偶尔喝喝西北风,活着就行。
所以我就想,多希望自己能够在冬天到来之前,取一些暖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