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日子里,细数陪伴的时光。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
他停了下来,泪水从眼里流了出来,抬起小手轻轻的去摸我手背上凸起来的两条青色的血管。终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这么认真!我慌了,赶紧隔着小桌子去拂他脸上的泪。
“妈妈,我再不打你了,你……原谅我吧。”他哭着说。
我感觉有点好笑。这小不点,表情变化这么快呀。
他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我,哭着又说:“妈妈,原谅我吧……”
我笑起来,心里却无比感动。伸出另一只手,我捧住了他的小脸。
真没想到,我随口的一句话竟会让他有这般出人意料的反应。可见,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在意自己的父母。
事情是这样的。
我和他在诵读《论语》,他起初心不在焉,嘴里背着,一只手指字,一只手抠着桌子边上包边条的一处缝隙,眼睛也不时的瞄着那个缝隙。于是,这只指字的手时不时压住了正在读的句子,手指也频频指错。我便不停地用手指触碰他的手指提醒他,他不悦。终于在我又一次的触碰提醒后,抬起手在我另一只压着另一面书页的手上使劲拍了几下,然后懊恼地看向文字,继续指读。手背有点疼,想到他之前也有过这样耍小脾气的行为,我想我得纠正一下。
打断他的读书声,我表情严肃地说:“三木,有什么不高兴可以告诉妈妈,你怎么能随意发脾气?”顿了一下,我又说:“三木,你这脾气发的,把我的手背都打坏了,看,血管都蹦出来了,疼的很啊。”
他马上看我的手背,果真,他看到两条青色的血管凸出着。好像有点歉意,他伸出手摸,刚碰到,我便夸张地“呀”了一声。他的眉头立刻皱起来了,内疚表情明显。
要的就是这效果。
“催你读书是让你长智慧,你还这样待我。”我埋怨他,不过也显得很大度,“算了,我忍忍疼,咱继续读书。”
于是,有了刚才的一幕。
他终于停住了哭声,自己又抹干了泪水,继续和我一起诵读,神情专注。
深秋的阳光透过头上的栏杆,射在我的头顶,暖洋洋的。我端坐在廊子下小桌子的另一边,看对面的他指着一字一句的认真,心里似乎也射进了暖秋的明媚。
原来,童稚的孩子对父母的爱,一点也不逊色父母对他的爱。赤子之心,可敬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