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五节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领导安排评其中的两节,之前是上课者,现在转换角色成评课者,我不禁要静下来好好想想评课者要做些什么?评课的意义在于什么?我曾经是授课者和听课者,想从评课者这里期望得到什么?我好好梳理了这些问题,评课者是课堂的观察家,不仅观察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点点滴滴,还应该是授课听课者指示灯,风向标,所谓“旁观者清”,怎样做才“清”,让参与这项活动的几方都能“清”才是最重要的。
点评者的站位和格局直接影响之后授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教学导向和教学行为,也曾经见识过有的评课老师味如爵蜡,漫无边际,信口开河呼啦乱扯,有的评课老师像一位智者,高屋建瓴字字珠玑,让听课者和授课者茅塞顿开,激情满怀,极大满足了听课者和授课者的需求,如同饥饿的人正好遇到了可口的面包。想想评课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几天下来,果真如此。
就像一堂有品质的课,授课教师会让课堂每一分钟都不白费,每一句话都能有教育效应,我也期待自己的评课正规一点,能与听课者和授课者相互碰撞启迪,从中各自 成长受益,我给自己定了小计划,一边研修一边还应该向我钦慕的评课专家求教,避免闭门造车。重新把课标找来一字一句啃读,把相关课程标准解读资料使劲翻阅,网上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评分标准,别人的评课稿也看了又看,但有点各自搭台唱戏的感觉,幸好,我有晓梅老师的联系方式,直接求助,晓梅老师还是和以往一样对我抱持,把她的劳动结晶与我分享,还说看有没有能帮到我的地方,我的神啊,何止如此!当晚一看,就兴奋的不行,看晓梅老师给的资料就像她与我娓娓道来,真是一字一句一字都是精华,既专业又通俗易懂,还落地,我一面感受到被慷慨支持的温暖一面升腾起做好这次评课的信心。再一次调整自己的计划,我想一个好的评课者应该也是一个好的授课者,只有亲历授课才能评出实货,周四下午,杜主任发了授课表,我看了两位老师的授课题目,决定自己先挖掘一下这两节课的目标,重难点,突破口,备一下教学设计,结果从找资料到完成备课,不知不觉已是深夜两点。没有累的感觉,反而越来越兴奋,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突然明晰了自己该从哪个角度点评,再和晓梅老师的专业资料比照,我还真找到如何从实处落脚的感觉。
周五的活动如期举行,五堂课五位评课老师分别评两节,我的评课得到同行者的肯定,过来告诉我觉得特别受益实用有感触,我很欣慰,但夜夜苦啃已使我不惊不喜。这次经历对我是挑战,但过程使我成长,要想做有实效的事,只有踏踏实实,就像《卖油翁》里的老者只说一句:无他,但手熟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90362/e600149cff94530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