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业》 原文:
1643年,崇祯帝决定检查一下军队供给系统的可靠性,遂遣人暗中查核拨给兵部的4万两军饷究竟有多少发到了驻守辽东的士兵手中。结果他得到的报告是:全部军饷均未到达目的地,都在下发过程中无影无踪了。 原注② 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中,第12页。
找到史料原文
三垣笔记附识中:
上虞赵钺,老部胥,奸蠹也。因与部诸新胥瓜分不平,愤激上密疏,尽发积弊:一、辽盐原议引价四万余两,解部充饷,而米不纳宁远,银亦不交户部,计二十馀年,诳匿可百万金。一、新增附纲二十九万引,多无归还,及天津派买米豆,并带运追比挂欠米折船价水脚各项,尽属侵渔,每年数十万。一、长芦及淮北盐价逋负甚多,必责按年征解。一、朋扣马干为各镇道将侵分,岁数十余万。一、各处屯牧加增钱粮,并不察催,皆被侵隐。一、召买弊大,宣镇每年十二万,尤为奸蠹,即他处可省亦数十万。一、各州县摊派里甲储备米豆,不可胜计,亦宜察核。其疏在癸未年冬十月,蒋辅德璟于召对时力言数次,上面允即发,而究未发。或谓诸胥所为,诸胥因各辇金逃散,至甲申年正月始发此疏,然无及矣。
魏斐德是世界上薪金最高的汉学家之一(网上介绍文章原文如此),与孔飞力、史景迁并称为美国汉学界三杰。代表作有《讲述中国历史》《洪业:清朝开国史》《上海三部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跨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即使在海外汉学界也不是太常见的现象)。
《洪业:清朝开国史》讲述明末到清开国立国历史,前言中从两种角度给与作者高度评价。
一为魏斐德的历史著作带有某种文学性:
史景迁将魏斐德称作“游吟诗人”意思是说他既是古代游走的歌手,编故事者,又是道德困境的解围者。很喜欢读魏斐德教授的文字,他没有成为小说家,我觉得是很遗憾的一件事。前些天,我跟顾彬(WolfgangKubin)教授谈到他,顾彬说他是北岛的好朋友。我在《青灯》一文中也读到了北岛所描写的魏斐德的一颗文心--“那跨时空种族文化的航程,借助一种奇特的文体,将历史与个人、叙述与沉思、宏观视野与生动细节交织在一起”。
北岛的《青灯》我早年是读过的,但是当时不知道魏斐德何许人。
二为魏斐德扎实的历史功底及引用文献的惊人广度:
凝聚着魏斐德20多年对史学、文学创作灵感的《洪业》,英文版上下两册合计1337页(其中正文1127页附录A.出仕两朝的大臣;B.1644年的“贰臣”;C.地方政府中的旗人官员。合计13页),征引了西文427位作者615部包括英、法、德、西、葡等语种(英文版第1143-1187页)的著作;362位中、日文作者439部相应的著作(英文版第1189-1230页)。全书超过了3000个注释。世界上相关的书籍可谓一网打尽,为了该书的写作魏斐德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魏斐德不仅有驾驭多种语言的能力,同时他对西方各种理论的娴熟程度也很少有学者能与他相提并论。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陆历史学家的成就,如谢国桢(1901-1982)小说家姚雪垠(1910-1999)等的观点也都为魏斐德所引用。而新时代在大陆出版的诸如《中华文史论丛》《明清史论丛》《历史研究》《清史论丛》乃至《光明日报》更都在魏裴德征引的范围之中。
同时,可能是为了避免前面说的文学性造成严肃读者的担忧,序言作者对于魏斐德的严谨态度也引用作者自己在其他著作的话做了一番介绍:
对资料出处必须持有既审慎又忠实的态度,尤其是因为语言上稍有变动就轻而易举地导致叙述背离基本资料。这是主要的修辞形式应该是以准确为主,而不是文学性。
由于以上种种,在我读到开头那段关于崇祯的段子之时,还没有引起我的警觉。我只是觉得这个崇祯的段子带有某种代表性,想要做个笔记。同时注解中没有引用原文,但是贴心的给出了原文所在章节和页目,于是按图索骥去找。
一找不要紧,根本找不到,最后,在全章节甚至全书之中,包含“四万两”“辽东”“1643年”(癸未年)“弊案”等要素的,仅此一段。
所以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从史料原文到《洪业》中的文学化描述(其文学性有多好不予置评),之间简直天渊之隔,说实话我都没法想象由原文是怎么联想、改编出这个“崇祯做检查”的故事的,文本演化逻辑在哪里,无从想象。
这肯定也不是翻译的问题,虽然我没有翻阅英文原本,但是翻译没法做这种颠覆性再创作。我想真实情况更可能是魏斐德根本就没有读过这段史料原文,只是读过某本根据《三垣笔记》所附会的段子,再经过二次创作而成,至于注解中给出的索引,恐怕也不是出自魏斐德自己之手,而是助手代劳。(因为只要哪怕瞟一眼《三垣笔记》原文,就能发现问题)
至于这本《洪业:清朝开国史》还要不要读完,还没想好,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读者做了此书的“原始资料引用謬誤摘错”,可知类似问题不止一处,唉,还是读中国人的书省心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