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因友而异——浅谈人际交往

因友而异——浅谈人际交往

作者: 世间安得双全法 | 来源:发表于2016-04-23 18:32 被阅读0次

    “人际交往”,通常是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在社会学中,人际关系被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而心理学则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交往如果想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则必须具备人际传播学中的一些条件,比如说: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能够达成一致的理解,交往过程中能够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传播渠道是合适的,能够有一定的交往技巧和交往期待,交往的对方必须是相互尊重的等等。

    人是具有社会身份的动物,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这些独一无二的特征被用来区别他人,以证明我们自身的存在,而这种被称为个性的虚拟存在,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它甚至会影响到个体所在组织的气氛、成员之间的沟通、组织的运作效率等。

    人际交往是一门大学问,戴尔•卡耐基曾在《沟通的艺术》里给世人提供了一系列的人际交往技巧。它以一种固定的模式,为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提供一种范式。我在这里,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浅谈一下朋友关系中的人际交往技巧。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关系非常铁的朋友但是却没有在你伤心绝望的时候来安慰你,于是,你对这所谓真挚的友情产生了怀疑。自己认为可以作为知己的朋友却和别人的关系越来越好,走得越来越近,于是就开始质疑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地位。好朋友把他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你的身上,你不置可否却又无可奈何。同样的话,对一个人说,或许会达到调笑的效果,增进二者之间的感情;但是对另一个人说,却招致误解,被认为是“蓄意伤害”。貌似就是这样,距离太近了扎人,距离太远了伤人。所有的小事都被无限放大了,一个小的伤口最后也会变得流血不止。

    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是有一定尺度的,无论关系怎么好,都不应该无孔不入地侵入对方的领地。有些人认为好朋友就应该无话不谈,总是想对方所想,而事实上,结果往往会令他们失望。他们会对友情产生质疑,进而对人性感到失望,从而让自己变得伤痕累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界限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会把自己从天堂打入到无底深渊,甚至永不翻身。在心理学范畴内有一种心理疾病叫作“拖累症”。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对人、行为和事物有一种沉溺的情愫。在他们的生活中,似乎有一股看不见的暗流透过潜意识牵引左右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的判断,主宰他们的决定,甚至欺骗他们误以为做的决定是明智而正确的。他们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控制”或“失控”是他们生活的重心。而这股暗流,我们称之做“拖累症”。拖累症患者认定自己的快乐取决于别人,对他人有过度的责任感,而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往往会造成他们心理上更大的失落感。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根据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社会性格类型对具体的社会阶层――美国中产阶级的性格形成和演变进行了全面阐述。他认为,社会的发展迫使个体抛弃“自我支配”转而推向“他人支配”,迫使人们接受社群的思维和目标。这种现象虽然造成了每一群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但却不能真正满足个人对友谊的渴望。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却没有人静下心来听一下别人的声音。在社群中,为了摆脱孤立性,有时可能自我妥协,从而淹没了自己的声音;为了获得认可,有时可能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来实现证明自己存在性的目的。这些都不是理想的人际交往模式。

    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我们不能企图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好所有的人际关系,就像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在同一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我们要因地制宜,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耕种,播下适合在这片土地生长的种子,用经验来浇灌呵护它成长。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用时间来慢慢丈量彼此之间最合适的距离,用心来慢慢总结彼此之间最合适的相处方式。这不仅会增强我们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健全我们的人格,而且也会让我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友而异——浅谈人际交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tf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