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免不了要给老师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我常用的开头语是:假如我来上。也经常想象一下自己在课堂上执教的样子,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活。
上周,听了一节二年级数学课《乘法的应用》,一幅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境图,老师只选用了两个作为新课学习的载体。我问老师:“为什么只用这两个资源呢?”她说:“教材里呈现的就是这两个。”原来原因在这里,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也陷于篇幅有限,也是给了老师自主教学的空间,但她却认为教材给的这两个才需要使用,没有给的就不用。我说:“假如是我来教,我会将这幅情境图用够,找信息,提问题,列算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给学生一种乘法模型的渗透。”
昨天,再去二年级听同样的内容。虽然是不同的老师,但这位老师基本采用了我的思路:将情境图用够,训练学生捕捉、选择信息的能力,一共找到8种可以用的资源。只是老师在呈现的时候,却是将每种信息都事先写在了纸上,贴了出来。这样一贴,模板就是固定的,就是整齐划一的。
每组5只,有3组,一共有几只鸟?
每组6只,有2组,一共有几只狐狸?
每组4只,有4组,一共有几只猫?
……
另外一位听课的老师见此情境,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了?”
如果我的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板书,我也会觉得这样的表述模板的确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定了。老师是不用事先准备好这样的模板的,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板书,学生可能会先说有几组,每组有几只,这都是可以的。最后聚焦到乘法问题的模型:都有份数和每份数这两个元素,是比较妥当的。
但是,是不是就一定固化思维了呢?我的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乘法的应用”,之前也有学习,但是不是集中的学习。从加法的单线思维到乘法的二维世界,一些孩子需要跨越一些障碍,或者相当于翻越一座大山,才能理解和掌握乘法问题的模型。所以,在第一课时时,让学生有这样模板的浸润,对于提升思维,或者说给学生搭了一个脚手架,我认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对于上课的老师来说,当我们一个这样说一个那样说的时候,他们会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想教会又怕把学生的思维僵化,不这样教又怕学生学不会。这样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在学生需要面对考试试卷的今天,我还是建议老师们可以将该做的功夫做足,先固定,再开放,再灵活,这样至少能完成保底的任务。
后来,问上课的老师,你们会选择如何上呢?其实他们倾向于给孩子模板,给孩子样子,这样便于比较,便于归纳,便于总结,也便于升华。
当有两种观点打架时,建议还是选择扎扎实实的,思维留痕的过程,这样得来才深刻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