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艾瑞克森催眠经典书籍中的经典,已经绝版。武汉荣格心理咨询中心创建人黄进军老师每天在读书群诵读并讲解,以下为课堂笔记。
《催眠之声伴随你》目录
第1章 改变潜意识心智
第2章 个人励志故事
第3章 信任你的潜意识
第4章 间接暗示法
第5章 克服习以为常的极限
第6章 重新建构
第7章 以经验为师
第8章 主导你的生命
第9章 留住纯真的眼睛
第10章 用心观察:留意特异性
第11章 治疗精神疾病
第12章 操纵与着眼未来
第13章 教导价值与自律
第十章 用心观察:留意特异性
艾瑞克森特意强调留意特异性的重要性,并且列举了如何设定情境,注意观察个案的例证。如果个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那他就会设定情景,设定测试或者间接测试的方式来获取个案的信息。观察的过程长与判断和经验密切相关。
故事1,适合的精神科医生
当你听人说话时,请您凝神倾听,倾听其中蕴含的一切可能性。在倾听过程中,您可以天马行空,任由思绪自由驰骋,从而进行广泛思考。
一位遍求精神科医生不得的美女,来找艾瑞克森求诊,艾瑞克森在简单询问了她的姓名,电话等信息之后,就发现这位美女原来是一个男人。个案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适合自己的精神科医生。
故事2,如何测试有听力障碍的孩子
将年仅两岁,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区分开来呢?他要求老师和孩子们都背对着艾瑞克森走进办公室,进门时,他刻意将沉重的铁盘砸在地上。听觉好的人,立刻会四处张望,而耳聋的孩子,则会眼睛盯着地上,因为地面在颤动。通过细心地观察,他能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区分耳聋者,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故事3,婴儿也会察言观色
艾瑞克森指出,当你年幼时,往往精于辨认话语的声调变化以及其隐含的信息,也同时提醒我们,在年幼之际会深受父母的态度和品味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会成为我们行为价值与品味的媒介,也可能会让我们继承害怕、偏见和恐惧成情绪。同时艾瑞克森也在提醒父母,即便是面对婴儿也需要对口语之外的信息,多加留意。
故事4,3cm的差异
一个大学生,由于胳膊长短有3cm的差异,而忧心忡忡,甚至濒临精神分裂。故事告诉我们,由于差异性和过度忧心,即使是微小的差异也也可以使人濒临崩溃,但是艾瑞克森,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17岁罹患小儿麻痹症,除了眼球之外,全身都不能动,告诉患者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利用那段时间却学会了观察人的肢体语言,为他今后成为心理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是患者心中释然。
故事5,祖母的花床钟
要求一个身染毒瘾的患者,坐在花丛中去观察奇异的事件,结果他发现每一个叶片的绿色都不同,也发现了向日树。你知道花床钟吗?艾瑞克森发现,花朵会根据时间的不同依次绽放,就是所谓的花床钟。当读者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特别的地方,当你每次碰到类似的事物时,就会有开放的印象,这样有利于我们在情绪方面的开放。
故事6,外遇的真相
一位女士由于晕机而来求助,但艾瑞克森根据她的发音以及坐姿发现有外遇。而她情人的妻子也有外遇,并且他宁愿自己每天头痛不止,也不愿意正视这一现实。
个人有权选择拥继续拥有某一症状。如果解除症状,将令他感到更加痛苦与不适的话。
故事7,隐藏的害怕
个案往往会不自觉地透露出他们企图隐藏的害怕。艾瑞克森告诫心理治疗师们,不只要观察表面的现象。还应该多留心个案企图掩藏的事情。他曾明确地指出,个案常会借着试图逃避某些现象,而间接透露出问题所在。
故事8,算命师
文中透露的两种情景都是算命师利用下意识的语言透露出各种信息,进行算命的。因此,如果是你有意识给出错误的信息,算命时就会被误入歧途。
艾瑞克森不认为超感应知觉有心理学依据,他一直努力使心理学研究脱离神秘及非科学主意的阴影。他说,绝大多数超感应知觉技术,都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方式解释。
故事9,读心术
在一座大楼里藏起的胸针,只要你牵起那个人的手就可以找到胸针,这是读心术吗?不,这是由于那个人的手紧张或松弛的反应,让你可以准确的找到胸针的位置。
故事10,魔术把戏
给辅导中心的孩子们表演魔术,与个案取得良好的合作,获取需要的信息。
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去顺应个案的兴趣同时,以间接的暗示运作个案的潜意识。心理咨询师应设法在个案身上,引发出长久以来隐藏在他们身上的乐曲,当然,他们也必须体会自身就是乐器,而且同意咨询师演奏才行,而且随着经验的累积,他们终将弹奏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
故事11,虚张声势的超感应知觉
你不一定非得是训练有素的观察者,你才能注意到纸牌背面所透出的暗影分别,只需要以不同的角度观察。便可获知真相。
故事12,牌戏
你买回的多半是一副牌面有着斜线交叉斜线形成细小方格的牌,每张牌背面方格的斜线均有差异,只需要记住这些差异,就可以认清楚所有的牌。人力的潜力,让人叹为观止,只是你往往不知道你的潜力何在而已。
第十一章 治疗精神疾病
正在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时候,艾瑞克森从不曾解决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与其他的治疗相似,他只是会促成轻微的改变,这种改变,就会引起潜意识中一系列的变化。精神疾病的状态往往是两极化,不是黑就是白。他们习惯以极端态度对应周围的人和事。
他最喜欢运用的两项治疗原则:
1,说病患的语言;2,加入个案的行列。
故事1,进入非现实世界
一个患者说话很简单,很难与他进行访谈,于是需要了解他的病史和背景,毫无疑问,他是属于生活在自己内心方式的人。某天,l艾瑞克森走进病患,脱下夹克再反过来穿上,并且开始用病患相同的语言交流,说需要听你的故事,于是他得到了病患的资料。这是典型的,按照病患的方式,加入病患行列,并让病患跟随的案例。
故事2,站立的病人
一个病人,除了正常的,吃喝睡眠以外,站在病房六七年之久,从不会理你。把病人的手,强行把手指一一缠上把手,固定在地板磨光器上,要求他每天来回摩擦越来越多的地面,终于有一天,病人开口抱怨艾瑞克森虐待他。这个病人终于开始讲述病史,并且四处散步,最终恢复回家。
这里讲述的是艾瑞克森如何触发微小改变,并且逐步扩充改变的治疗原则。他总是先引导个案,知道个案有能力接管自己为止。
此案例也讲述了,如何让个案逐渐的适应环境,而不是症状的根除。
故事3,谁才是真正的耶稣基督
艾瑞克森并不依赖一般心理咨询师常用的说服技巧,正好相反,他前后两回都将约翰放在可以自己发现个人错觉的想法,并且个案每次有错觉想法的时候,都让他有机会得到回应,让个案自己发现。
故事4,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赌注
艾瑞克森利用医院的场景,设计出令个案渴望付诸行动的治疗方法。设法引入某种情境,让个案自动修正个人的问题。
艾瑞克森一再向个案证实他原有观念是错误的。比如以强迫打嗝的方式,证明个案有胃;把他置于水疗浴缸中,借以证实他可以躺着睡觉;设法使他极端口渴,渴望喝水,从而证明个案可以自由吞咽水喝牛奶;将个案置于两个喜欢抢别人盘中食物的精神病人旁边,为了怕别人抢食,他自动吃下自己盘中的固体食物;让他劳动一天,看着别人狼吞虎咽,从而证明自己有食欲;为了引发个案的玩牌欲望,刻意安排他观着看重度精神病人玩儿牌,让个案无法忍受这种瞎胡闹的玩儿牌方式,从而宁愿自己恢复玩牌。
通过连续校正个案一个又一个的症状,艾瑞克森逐渐激发出按特定的行为模式,以及思考与回应的方式。艾瑞克森运用基本人性反应来取得效果,如,竞争与模仿倾向,同时也使用了认知策略,如用打嗝的方式让个案承认自己有个胃。
治疗期间他每次只处理一个症状,而且从外围的处理开始,然后再转向核心关键所在。
在催眠中,如果希望达到效果,往往是需要不断地试去暗示,去唤醒来访者的潜意识。
第十二章 操纵与着眼未来
是当艾瑞克森进行心理治疗时,对他来说就像是设计一个恶作剧,而且多半已经对产生将产生的结果了如指掌,个案却被蒙在鼓里。他习惯在心中,设定一个目标,将个案病态和自毁式的反应,转变为较健康和建设性的态度。作为心理治疗师,他随后会操纵情境以达到治疗的目标,使用挑战,激发兴趣,转换注意力,以及幽默等技巧。
艾瑞克森恶作剧中的基本情景不是愤怒,而是惊奇。以积极的取向面对未来,绝对是抵制忧郁或强迫性思考的最佳良药。期待恶作剧高潮造成的欢乐气氛,以及寄望时间流逝带来成长的正面态度,也同样具有类似的效果。
故事1,操纵未来
艾瑞克森强调在生命的所有场合中,你必定经历操纵(掌控)。人不可能不造成影响,每一次沟通都将引发各种回应,因此连沟通本身也是一种操纵行为。他列举了由生到死的操纵惯例,绕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另一桩出生的事例中,他想说明,生命便是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他建议读者可以去找一本优秀的小说,从最后一张读起,然后去猜测前一章的内容,你的猜测一定会与小说作者本身设定不同,从而漏洞百出。那么你再仔细地阅读,比较究竟有哪些不同。照此方式,从最后一章,读完整本书,一边读一边猜测,一边印证。这样不但是学习建构故事情节的好方法,而且也是人们学习如何从各种方向任意进行推测的有效方法。
故事2,巧妙访亲记
艾瑞克森的儿子巴特,凌晨敲开一户人家见到男主人,要求见女主,然后要求制作母亲拿手的可可奶,分享给女主人的三个女儿,最后才引出母亲的名字,原来女主人是巴特的表姐,层层推进的方式达到效果,这次拜访让这家人印象深刻。这是渐进式催眠方式,层层递进地达成催眠效果。
故事3,有效运用权威
巴特需要成人帮他担保购车,身在远方的艾瑞克森建议他去找一个信誉好的商人担保。巴特直接向警察局长提出了请求,并获得批准。他清楚地知道愿意担负责任,授权他开车的人必定也是有权撤销这项授权的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绝不会违反合约交通规则,因此他才胆敢要求警察局长为他授权。
人们并不需要害怕权威,事实上人们可以运用权威来达到目的,而权威也往往会对有效的策略作出回应。
人们多半会对出轨或者非常态的接触方式产生正面的回应。那些将巴特拦截下来的警察,也对这种接触权威的方式表示困惑和敬仰,希望一睹他庐山真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