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收入财经·投资·理财投资理财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

作者: 指数投资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08:33 被阅读81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上周,我们读书会已经阅读完《聪明的投资者》的全部正文(想了解读书活动,请阅读《和大家一起读书的日子》),这周,也就是最后一周我们再读一读这本书的附录,特别是这篇题为《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的演讲,讲者是巴菲特。下周,也就是明天,小伙伴们将共读《穷查理宝典》,敬请关注。

    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他的投资思想影响了华尔街几代重量级的投资者,誉为“华尔街教父”,他不仅是巴菲特的老师、老板,也是一生的“精神导师”,其背后有一大批忠诚的追随者,均在长期取得耀眼的超额收益。

    1984年,为了纪念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的作者)和戴维.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的专业版)一书出版50周年,哥伦比亚大学举行了一次座谈会,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巴菲特在这个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来。

    信奉格雷厄姆和多德的”以显著的安全性标准寻找价值与价格差异“的证券分析思想的投资者,能够年复一年地战胜市场,取得超额收益,却遭到许多学院派的教授的质疑,认为他们的成绩仅仅是幸运,他们仅仅是幸运的猴子而已。

    巴菲特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

    设想一场全国性的掷硬币比赛。全美2.25亿居民都拿出1美元做赌注。每天早上,去猜硬币落下时的面向,猜对了,就从猜错了的一方赢得1美元,并将赢得的资金再投入到下一天的赌注中。10天后剩下22万名赢家,20天后剩下215名赢家,连续猜中20次,资金从1美元变成100万美元。这些赢家会写一些诸如”我如何在20天内从1美元挣到100万美元,而且每天只在早上工作30秒“之类的致富秘籍,会飞往全国各地,在关于如何有效掷硬币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说,并反问那些怀疑它们的教授”如果我们没有制胜秘诀,为什么最后的赢家会是我们这215人呢?“

    质疑的教授们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如下事实:即使是2.25亿只猩猩进行同样的比赛,结果也会与此完全相同——215只趾高气扬的猩猩将连续20次押中结果。

    巴菲特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为了说明他们那一帮格雷厄姆的追随者只是幸运的猩猩了,他指出了其中的区别:

    如果:这2.25亿只猩猩的地区分布与美国人口的分布大致相当;20天后同样剩下215位赢下;其中40只猩猩来自奥马哈(作者注:此地为巴菲特老家,意指他们都是格雷厄姆的追随者这一共同点)的某一个动物园,那么,这些猩猩肯定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也就是说,如果只是运气,那么那些剩下的猩猩应该是随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如果你发现了什么非同一般的集中(即好多赢家在一个动物园),你就要去寻找一些非同一般的特征。

    这也是科学研究的模式。比如,全国发现某癌症1500个的病例,其中400例发生在一个小镇,那么,你就会对这个地方的水质和病人的职业分布或者其它有关变量进行调查。因为这绝非随机因素所致,肯定可以在这个小镇上找到病因。

    巴菲特由此引申开来,除了从地理因素寻找集中现象的起源,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调查研究,比如”智力起源“。因为在投资世界,有相当多的掷硬币赢家(成功的投资家)来自于一个很小的智力部落——一个叫做格雷厄姆——多德追随者的群体,这绝非随机因素可以解释的。

    巴菲特接着还排除了另一个可能。因为某些条件的存在,也会出现这种集中现象,比如100个人只是简单复制某一个人的动作,如果这个人是最终的幸运儿,那么那100个人因为是完全复制,也会是最终的幸运儿。

    但巴菲特们,或者说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显然不是这样投掷硬币(投资)的。他们虽然有共同的家长——格雷厄姆,但他的孩子们,并没有照着他一模一样地投掷硬币(买卖同一只股票或股票组合),而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猜测投掷硬币的结果(按照各自的策略买卖不同的股票),所以他们投资记录的共性(战胜市场平均,取得超额收益)是不能用随机因素来解释的。也即他们不是根据家长所给出的信号来猜测硬币(按指令买卖股票)的。

    他们的家长只是在如何猜测硬币的结果(如何投资)方面建立了一套理论,但每个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方式来对理论加以应用的。格雷厄姆的追随者们信奉一个共同的思想观点:

    去寻找某企业的价值与该企业所占的一小块市场份额的价格之间的差异。利用此种差异来买进股票。

    这一理念很重要,但也很简单,巴菲特说:

    人们要么会瞬间接受以40美分买进1美元的东西这一理念,要么永远也不会接受这一理念。要么马上理解它,要么一辈子也不会懂。

    读到这里,我也想问问各位读者朋友,你是否在1分钟内接受了这一理念?照巴菲特所说,如果没有的话,你在以后的10年里也不会逐渐地接受这一理念,你相信吗?欢迎留言哦。

    最后,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师的弟子们(追随者)的风采:

    沃尔特.施洛斯:参加了格雷厄姆在纽约金融学院举办的夜校,曾就职格雷厄姆公司,投资组合多样化,拥有100多只股票,且企业不那么出名,致力于去发现那些售价大大低于私人所有者价值的股票。1956-1983的28年间,公司年化复合收益率(实际的投资能力)21.3%,投资人(即有限合伙人)收益率(即扣除管理费和提成后最终其他投资人到手的收益,下同)16.1%,同期标普指数8.4%。

    汤姆.纳普:参加格雷厄姆和多德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曾就职格雷厄姆公司,广泛多样的投资,1968-1983的15年间,公司年化收益率20%,投资人16%,同期标普指数7%。

    巴菲特:与格雷厄姆的关系上面已经说了,1957-1969年间,公司年化收益率29.5%,投资人23.8%,同期指数7.4%。这是巴菲特合伙企业的成绩,之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比尔.鲁安:参加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他的红杉树基金,是在巴菲特解散自己的合伙企业后,应巴菲特之邀,为接受巴的原投资人而成立的基金,是巴当时唯一推荐的基金。他选中的股票大多来自一些大公司。1970-1984年间公司年化收益率18.2%,投资人17.2%,同期指数10%。

    查理.芒格:投资组合集中于少数几种证券,但同样来自价格低于价值的方法,但投资的股票品种与其他几人截然不同。1962-1975年间公司年化收益率19.8%,同期指数5%。

    里克.格林:查理.芒格的朋友,1965-1983年间公司年化收益率32.9%,投资人23.6%,同期标普指数7.8%。

    斯坦.珀尔米特:巴菲特的邻居,五分钟即全盘接受价值投资的概念。1965-1983年间公司年化收益率23%,投资人19%,同期指数7%。

    ......

    我志愿做一名格雷厄姆——多德的追随者,践行价值投资的理念,永不投机。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zw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