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又曰:“龙之变化如神,又何病求马师皇疗之?”女曰:“师皇是上界高真,哀马之负重引远,故为马医。愈其疾者万有匹。上天降鉴,化其疾为龙唇吻间,欲验师皇之能。龙后负而登天,天假之,非龙真有病也。”旷又曰:“龙之嗜燕血,有之乎?”女曰:“龙之清虚,食饮沆瀣。若食燕血,岂能行藏?盖嗜者乃蛟蜃辈。无信造作,皆梁朝四公诞妄之词尔。”旷又曰:“龙何好?”曰:“好睡。大即千年,小不下数百岁。偃仰于洞穴,鳞甲间聚其沙尘,或有鸟衔木实,遗弃其上。乃甲拆生树,至于合抱,龙方觉悟。遂振迅修行,脱其体而入虚无,澄其神而归寂灭。自然形之与气,随其化用,散入真空。若未胚晖,若未凝结。如物有恍惚,精奇杳冥,当此之时,虽百骸五体,尽可入于芥子之内。随举止,无所不之,自得还元返本之术,与造化争功矣。”旷又曰:“龙之修行,向何门而得?”女曰:“高真所修之术何异?上士修之,形神俱达;中士修之,神超形沉;下士修之,形神俱坠。且当修之时,气爽而神凝,有物出焉,即老子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也。其于幽微,不敢泄露,恐为上天谴谪尔。”
神女遂命左右,传觞叙语。情况昵洽,兰艳动人,若左琼枝而有玉树。缱绻永夕,感畅冥怀。旷曰:“遇二仙娥于此,真所谓双美亭也。”忽闻鸡鸣,神女乃留诗曰:“玉箸凝腮忆魏宫,朱丝一弄洗清风;明晨追赏应愁寂,沙渚烟销翠羽空。”织绡诗曰:“织绡泉底少欢娱,更劝萧郎尽酒壶,愁见玉琴弹别鹤,又将清泪滴真珍。”旷答二女诗曰:“红兰吐艳间夭桃,自喜寻芳数已遭。珠佩鹊桥从此断,遥天空恨碧云高。”神女遂出明珠翠羽二物赠旷曰:“此乃陈思王赋云,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故有斯赠,以成《洛神赋》之咏也。”龙女出轻绡一匹赠旷曰:“若有胡人购之,非万金不可。”神女曰:“君有奇骨异相,当出世。但淡味薄俗,清襟养真,妾当为阴助。”言讫,超然蹑虚而云,无所睹矣。后旷保其珠绡,多游嵩岳。友人尝遇之,备写其事,今遁世不复见焉。
萧旷又问:“龙变化通神,怎么会去找马师皇(黄帝时人,后乘龙登天)治病?”龙女说:“师皇是上界的高阶神仙,因为可怜马负重致远,所以当了马医。治疗马上万匹。上天洞察一切,就故意在龙的嘴唇上弄个病,想验证下师皇的能力。龙后来背着马师皇登天,这是上天借助这种办法度马师皇,不是龙真的生病了。”
萧旷又问:“龙喜欢喝燕子的血,有这回事么?”龙女说:“龙修清虚之道,饮食都是甘露水汽,如果喝燕血,又怎能变化伸缩?喜欢燕血的都是蛟龙螭龙之类,不要相信胡编乱造的假话,那些都是梁朝的四公(也是虚构的人物)编造的假话而已。”
萧旷又问:“龙喜欢什么?”龙女说:“喜欢睡觉。长的睡上千年,短的也要睡几百年。蜷屈在洞穴里,鳞甲里堆满了尘土,偶然有小鸟衔来树木的果实落在龙身上,就从鳞甲里长出树来,甚至大到合抱时,龙才会醒过来。就会振作起来,进入修行,脱其形体而进入虚无之境,神智澄明归于寂灭(无声无形的境界)。自然化形为气,散入真空之中,就象从未蕴育过,从未有过形质一样。就象道家说的那样,物似有似无,可任意变化。在这个时候,即使有巨大的身躯,也可藏身于芥子之中。随其举止,没有不随意而化的,自然得到了随意变化,出入虚无的方法,可与造化争功了。”
萧旷又问:“龙修行是按照什么法门呢?”龙女说:“高阶修真之人所修习的法术有什么区别么?最善于修行的人,形和神都能登天;普通修行的人,只有神魂能登天而肉体会沉沦;愚鲁的修行人,形神俱沉沦。而且修行的时候,神气清爽而神魂凝结,仿佛有东西脱离肉体,这就是老子说的,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也。至于其中幽深微奥的道理,我也不敢泄露,怕遭天谴。”
神女就命左右之人,饮酒聊天。感情极为亲昵融洽,两美女艳丽动人,萧旷就象坐在两株玉树中间,缠绵了一整夜,人神双方感觉都极为舒畅。萧旷说:“在这里遇到两位仙女,果然值得叫双美亭。”
忽然听到了鸡叫,神女就留了首诗,说:“回忆起在魏宫的凄凉,不由得泪流满面,琴声使我神思清爽,象是清风吹过。明晨追忆起来,就更加愁怅,只有一片空寂的沙渚,烟雾散尽,连翠羽也不见了。”
龙女的诗是:“在深泉下织绡很少有欢乐的时候,再劝萧郎尽了这壶酒。愁闷地听着玉琴在弹奏《别鹤操》,眼泪又流出来,变成了珍珠。”
萧旷答和二女的诗是:“处在两个如兰如桃的美艳的仙女之间,令人喜悦的是在这里达成了寻芳的愿望。珠珮将去,鹊桥从此断折,只有空恨天高云遥,无缘再随。”
神女就拿出明珠翠羽两件物品赠给萧旷,说:“这就是陈思王赋中说的: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所以把这送给你,以玉成《洛神赋》的咏叹。”龙女拿出一匹轻绡给萧旷,说:“如果有胡人购买这绡,一定要万金才能卖。”神女说:“你有仙骨,应当求仙修道。只要清淡饮食,远离世俗,襟怀清净,修养真元,我会暗中助你。”说完,两女踏空而去,看不见了。
后来萧旷留着明珠轻绡,经常在嵩山游览。友人曾遇到过他,详细地记下了他的事迹。如今萧旷已经离开尘世,不知所去了。
《萧旷》亦出自《传奇》,载于《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一,“神”类。此文写萧旷遇到神女,却脱离了普通遇仙女的俗套,更多地借助仙女之口,辩驳古书不实之处,似乎更象是作者卖弄学问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