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溷浊而不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世溷浊而不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作者: Alone313131 | 来源:发表于2023-08-15 20:58 被阅读0次

2000万,如果这只是个数字,或许大家不会太惊讶,换算一下,2000后面多几个0不就行了?但如果我说的是2000万人民币,这对于很多个人或者是一些刚起步的企业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是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获得的。但就有这样一个人,他身居高位,本该妙手仁心,却沦为了贪欲的化身,他,便是近日凭一己之力推进医药领域专项整治的敛财院长。

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是说以史为鉴,以免重蹈覆辙。不过,我们同样可以以今为鉴,由此及古。

在TVB电视剧《杨贵妃》中,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本名杨钊,早年不学无术,尤其嗜赌,不过对家里人很好,特别关照只身一人来投靠叔父杨玄珪的杨玉环。后杨玉环因石碑事件被赶出宫,险些被道观住持所害,幸得杨钊所救。玉环被迎回宫中,倍受玄宗宠爱,又因杨钊机敏过人,所以得以出仕。

时洛阳城内发生疫症,无人敢入,因此也没人清楚当地情况。杨钊深知置之死地而后生,毛遂自荐下被玄宗委以御吏身份前往洛阳查看,结果情况比想象中更严峻。杨钊撑着身体回宫复命,不料自己也感染了疫症,幸得梅妃秘方所救,洛阳百姓也因此得救。

玄宗为平衡朝中势力,集中皇权,也因为对杨玉环的宠爱,对杨钊越来越器重,不仅亲赐名,改为“杨国忠”,还将郡主赐予他作为婚配,赐封郡马爷,大有取代丞相李林甫的态势。

李林甫和惠妃忌惮杨国忠,也忌惮杨玉环,于是李林甫故意激玄宗将杨国忠调任南诏节度使平定南诏叛乱,惠妃也给自己下毒陷害杨玉环因嫉妒而谋害自己。本就对杨玉环颇为不满的太后当即下令处斩她,幸得梅妃以性命担保,才暂免一死。

而杨国忠这边,因不熟悉南诏地势和叛军情况,差点命丧南诏,幸好有先前结拜的安禄山、史思明和皇甫惟明搭救,才捡回了性命,不过他们的无功而返也受到了玄宗的训斥。

为了重得玄宗赏识,也为了解救被困冷宫的杨玉环,杨国忠依靠着自己的高情商,拉拢了玄宗身边最得宠的宦官高力士,机缘巧合下,高力士与李林甫交恶,因此高力士也偏向了杨国忠阵营,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如有神助。

在高力士的帮助下,杨玉环很快洗刷了冤屈,重得玄宗欢心,惠妃和李林甫的恶行被公诸于众,惠妃被废终死于杨国忠箭下,李林甫也被贬为庶人。之后,杨国忠在杨玉环父亲迁坟、状告宁王为马家村村民伸冤等事件中均有出色的表现,顺理成章地被封为了新一任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都说“权欲熏人心”,杨国忠也逃不过这个定律。一呼万应的感觉让他迷失,忘记了曾经对抗李林甫的初衷不过是想效忠玄宗,帮助孤立无援的玉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走了李林甫的老路,大肆敛财。

为了保住永恒的独一无二的权力,他完全无视郭子仪和皇甫惟明对于安禄山、史思明勾结吐蕃势力图谋不轨的的指控。在安禄山、史思明立下战功,玄宗有意提拔安禄山为武丞相之时又在玄宗面前状告安禄山私结兵马,居心不良,结果安禄山为了报复,侮辱了杨国忠最爱的杨玉瑶。杨国忠气愤不已,以黄袍加身诬陷安禄山谋反,意在诛除会威胁到他丞相地位的异己,却没想到让安禄山提前展开了荼毒大唐的计划,安史之乱由此拉开了序幕。

杨玉环作为深宫妇人,自是不懂前朝之事,但她也知道杨国忠贪污军饷会直接影响到战事结果,覆巢之下无完卵,所以也进行了劝诫。只是这时的杨国忠已经无法回头,他想保住权力,已不仅仅只是为了大肆敛财,还因自己在位时过于高调,处处树敌,所以只有不变的权力,只有身居高位,才能保住身家性命,才能防止被人谋害。他曾经最讨厌李林甫,却渐渐地变成了李林甫。

回到现实生活中,不说大的,就往身边小的说。本来是平级的同事,说着最讨厌当领导,领导要管人很烦,要负责任很烦,不过当这个同事真的当上领导,不管是身边人或是他自己,都会发现他在逐渐变化,变得越来越像自己讨厌的人,但他却享受这个过程,并且再也没办法回到过去。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都有劣根性,贪婪、自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而权欲和贪欲正是无限放大这种劣根性的催化剂。因为贪婪,所以不顾礼义廉耻,将本该正常行使、为他人谋福祉的权力滥用为自己谋私利;因为自私,所以不择手段,排除异己,妄图牢牢把握住权力,把握住了权力,就是把握住了富贵荣华,更是把握住了身家性命。

就像《大长今》中郑尚宫所言“也许,大家都因为孤单寂寞才会有妒忌与猜疑;也许因为孤单寂寞想要承蒙皇恩,因此想尽办法献殷勤;因为孤单寂寞想要拥有财富,因此才会侵害他人;因为孤单寂寞想要掌握权势,才开始玩弄权谋之术”。

又如《杨贵妃》中杨玉瑶劝诫杨国忠及时收手,杨国忠却这样说,“收手?你以为可以由我做主吗?你知不知道外面的人怎么看我们杨家?多恨我们杨家?简直想把我们碎尸万段。可是为什么到今日我们还可以安然无恙?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杨国忠还是大唐的丞相。没办法,我们回不了头了。即使我辞官,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对,将来史书上也许会说我杨国忠是一个奸臣,可我不这么认为,甚至王莽、杨素、李林甫,他们也不是。有谁不想做忠臣?有谁不想名留青史?全部都是被逼的,为什么?是因为我们都怕死。得罪了别人,害了别人,怕被人家报复,有什么办法?只有不择手段地往上爬。地位越高,权力越巩固,才能有安全感,晚上才能睡得着觉。入朝为官,根本就是一场赌局,是用我们杨家上下全部人的性命和荣辱来作赌注。一旦开始,没有人可以离开。想抽身而回,除非一死。”

相关文章

  • 尺有所长

    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 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 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 ...

  • 忆云长

    忆云长 RiMor 消散一股英雄气!忆云长,其白其节,天地忠义!馋人高张,贤士无名,朝野上下,黄钟毁弃。处江湖之远...

  • 成语学习-W武不善作

    瓦釜雷鸣,黄钟毁弃。 玩岁愒日,一切苟且。 网漏吞舟,比喻法令宽疏。 望衡对宇,住的很近。 尾生之信,随牛之诞。 ...

  • 鹖冠子(十三)

    (原文) 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万物安之?人情安取?伯夷叔齐能无盗,而不能使人不意已。申徒狄以为世溷浊不可居,故...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作者:邵明

    ——古为今用的《楚辞》文体 我费里尼·八部半才码到第(3)篇,就被锚牢了。现在的扫描软件比“B”超、CT、核磁共振...

  • 【作业二】成语故事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成语比较长,它跟平时我们学到的四个字的成语不太一样,叫“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什么意...

  • 阁书·己见(十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下,或许结局早已注定,为将者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不失为一种圆满,动荡不...

  • 蝉与禅及人生

    蝉文化自何时起,我没有考证过,我所知最早的是《楚辞•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几千年来关...

  • 屈原《涉江》原文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

  • 摘录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溷浊而不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a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