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上第一
穆王将要征伐困扰周人已久的犬戎,祭公谋父劝谏说不可,亮出了周人的价值观:耀德不示兵,后来的我们说以德服人。
另外《国语》的语言明显要比《尚书》跟贴合今天的用语习惯,读过古诗词,对当中的句式不会陌生。
原文
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时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笔记
性与生通,日本有厚生劳动省,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不知是否语出《国语》,日本浸淫儒家文化很深,皇家年号不少都出自《尚书》。
先王之于民众,勉励其德行,善养他们,壮大他们的财富,让他们的兵甲耒耜好用,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坏,以礼法约束,使他们知道农时而避开危害,身怀德行而有所畏惧,所以能守世壮大。
《左传》说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仓廪实而知礼节。
这是基本的管理原则。
原文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笔记
先王世,世是父子相继,注释说是弃和不窋,但是汪远孙说这两位不是父子,几位注家考证也是如此。通俗理解就是昔日我先王世代担任农官,为虞、夏服务。弃是舜帝的后稷,农官;不窋是夏启的农官。
从这个记载来看,周人的生存哲学是否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心得体会?种田,说靠天吃饭也对也不对,农田不收拾,杂草长得比麦子稻子快,辛苦了可能一场冰雹颗粒无收,但是不辛苦,肯定什么都没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收获不可预期,有超出人力所能为的部分。
原文
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亦世载德,不忝前人。
笔记
连同上一句记载,祭公谋父回忆先祖这一行为正是如今族谱家风的文化原型——慎终追远,讲述先人故事,明白教训,后人或有遗忘,重新追溯、擦亮,就又回到光明。因一家而有天下,靠的不是武力征伐,而是向内求。而且王天下不可求,只能求不出局,稍一懈怠就不行,还是上面那一结果——耕耘未必有收获,不耕耘则一定无收获,既然收获不可期,耕耘就是了,这是大智慧。孙子兵法说不可胜者在自己,可胜者在敌。
孔甲时夏朝衰弱,废除后稷这一官职,荒废农事,我先王不窋失去官职,逃匿到邠(bin),也在今天陕西,西边接戎人的地盘,北边靠近狄人的地盘。
夏出山西,商来自东边,周来自西边,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构成了先秦的中国史。
不窋到了邠,不敢怠业,修序德行,继续勤劳农事,编修法典,朝夕敬劳,守之以敦笃,奉事以忠信,累世成德,不辱前人。
乱了,回到原点,继续耕耘,不辱前人而已。
原文
至于文王、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笔记
到了文王和武王,除了昭显前人的光明,还加上慈和,敬神保民,没有不欣喜的。
原文
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笔记
商纣王帝辛为民众所厌恶,民众忍无可忍,欣然奉武王,在殷商郊外牧野兵戎相见。所以说先王非必要不动武,体恤民情而为民除害。
企业得以生存是解决了社会问题,安民是姬家的经营使命,始终服务于这个最终目的。
《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得到民众的爱戴。薰育和戎狄进攻周族,想要夺取财物,亶父就给了他们。后又来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众非常愤怒,想要抵抗。古公说道:“民众拥立君主,是为了让君主为民众谋利。如今戎狄来攻,是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归我还是归他,又有什么区别呢?你们要为我而战,要杀死很多人的父子,通过这种办法让我当国君,我不忍心做。”于是亶父带着家人和亲随离开了豳,渡过漆水和沮水,经过梁山,到岐山之下安顿了下来。豳地的人全都扶老携弱,复归古公到岐下。其他国家的人听说古公仁德,也多归附。
不能退位让贤,不能服务于最终目的,往往是因为有我见与我执。民众的归属不是本质,民众的安居乐业才是本质。只要能安居乐业,自己是不是君主无所谓。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