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由最近的一个社会案件引发的,三个十几岁少年,将另一个同龄的少年活活打死,埋尸,面对警察的问询,表现得异常的淡定自若。
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6岁,我不禁感叹,目前为止他们还是比较“听话”的,没让我操心太多,偶尔的顽皮和淘气,也是孩子阶段的该有的模样吧。
这个案件中,我想最大的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能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跟孩子沟通,斧正他走偏的路,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孩子们仅仅为了190多元钱,就做出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四个家庭从此命运都改变了~~为死去的孩子惋惜,他本来应该拥有平常人美好的未来,现在却消殒了,而另外三个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变故,以后人生之路,也不会再像普通人一样,虽然普通,但坦荡而不可限量~~他们有污点,很多方面也会有受限~~
作为一名礼仪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提倡并推崇少儿礼仪的教育和传承,孩子能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热爱社会,并积极主动做一个懂礼仪、懂文明、讲礼貌的人,想来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不会差的~
哪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呢?我想说“德”应该是排在第一要位的,品德优良的孩子,才的培养,会更顺畅更有效率,如果品德出现问题,他又怎会有专注的心去学习“才”呢?
我的孩子,有时候也会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和说一些不文明话,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和先生都会严厉、严肃的郑重的把他们叫到面前,看着我们的眼睛,跟他们讲刚刚的言行的不当,请他们要及时改正,孩子这样不文明的行为,不能姑息,更不能无所谓,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是正常的,自然的,家长默认的,是可以的做的。
虽然批评孩子,那个当下他们会觉得难受,但是比起日后惹出更大的事,毁掉自己的家庭,影响社会安定发展,我想这点难受,已经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不管是谁,即便是孩子,也必须要直面自己犯的错,去承担后果,我们会告诉孩子,犯了错,首先要认识到自己错了,然后去改正,一样还是爸爸妈妈的乖孩子,还是一样的棒,甚至比以前更棒!这样孩子又重拾信心,知道自己改正了,父母还是会一样喜欢他爱他,所以,他以后会特别注意,尽量管理好自己的言行。这样的批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反反复复,但是每一次都是有作用的,我们会欣慰的发现次数和频率在减少,家庭教育是漫长的道路,首先,家长不能偷懒,要一直坚持做下去;其次,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和处理,不要将问题扩大化,跟孩子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就要负起责任来,为了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文明、安定和健康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