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一路向西

作者: 誉满99 | 来源:发表于2023-08-15 19:08 被阅读0次

杜康造酒,醉倒刘伶整三年

作者:誉满99

徐小子,将近一米六的身高,黑红的脸庞,看上去有些单薄,但是酒量过人。60度的白酒一小时内喝下三斤谈笑风生,人送绰号“小刘伶”。

先说一下历史上的刘伶:字伯伦,沛国人,现安徽淮北市,魏晋时期文学家、诗人。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

刘伶曾自诩:“往东喝到东海岸,往西喝到西地长安,往南喝到云贵地,往北喝到塞外天。”但最后杜康造酒,醉倒刘伶整三年。

大约1700年左右沿袭下来的习俗是,正统酒店写着的是这样一副对联:刘伶问声哪里好,李白回言此处高。

回头再说小刘伶。有一天,不到40岁的小刘伶一行六人,来到了一家中档酒店。菜单姑且不提,点的是60度白酒。

20多岁的女服务员上酒,逐一把酒杯斟满。酒杯容量大约是一两七钱。

当她刚要走出房间时,小刘伶高声喊道:“服务员,这怎么少了一杯酒呢?”

服务员一愣:“不少哇,我刚刚倒的酒,每杯都是满的。”

小刘伶二话不说,拿起酒杯向空中竖直倒放,“你自己看!”

服务员蒙了,立即满脸陪笑:“对不起!对不起!”

小刘伶说:“宁少一屯,不少一人。”服务员再次道歉,斟满酒走出了房间。她哪里知道小刘伶偷偷喝了一杯。

六人会心一笑,小刘伶笑得最甜。

由于经常一小时内喝三斤60度白酒毫发无伤,小刘伶在当地十多个乡镇中名声大噪,被誉为“金樽不倒”千杯不醉,十里八村的范围内,只要有儿子娶亲都要出钱雇小刘伶陪酒。每每对饮,无人能敌。

新婚宴上的饮酒,气势很重要,也很有讲究,尤其在农村。

小刘伶经历的新婚宴席不可胜数,但最具特色的当属周二娶亲。

职业陪酒并非有量就行,还要懂得酒令,察言观色,口齿伶俐。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

周二娶亲,在当地是最讲究的娶亲场面。不必说名车云集,单说宴席就摆下了近百桌。事先小刘伶就了解到送亲团里有一个饮酒高手,人称“酒仙”。

他的顶级酒量是60度白酒3斤,恰好与自己不分伯仲。但对方只能喝慢酒。小刘伶仔细一琢磨:“有了!”

菜上齐了,小刘伶拿起酒杯:

“各位来宾,今日有幸聚在一起,本桌代东,作为酒长,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定要多饮几杯。体现出我们的特点:热情而豪放。”

一阵阵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小刘伶建议酒仙:“哥,我们换成碗怎么样?”于是他们用碗喝。

小刘伶端起酒碗:“各位,先干为敬!”一口气喝下一碗酒,这是60度的白酒半斤。再看酒仙,勉强喝了下去。

再来一碗,一口下肚。小刘伶连续四碗60度白酒二斤,只吃几口菜,送亲团变色相顾。酒仙也直说:“海量,海量。”酒仙此时早已不胜酒力,小刘伶却谈笑风生。

自此,小刘伶出场费暴增。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刘伶最高纪录当属45岁那年,60度的白酒将近四斤,酒后基本上面不改色。

乡人眼里活得豪放潇洒的小刘伶,生命定格在48岁,不可逆的肝硬化把他送上了不归路。

我童年的玩伴,竟然潇洒地一路向西,每每想起,扼腕追怀!

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

相关文章

  • 你来与不来,她自有她的四季和美丽

    向西,向西,向着云贵高原——我心灵的花园飞去。 那年冬天,我一路向西,奔彩云之南,红土地、念湖、大海子、元阳……我...

  • 2018-08-22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 一路向西

    原创:PING 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

  • 向西,向西,一路向西……

    兰州 兰州中山桥我听到黄河的心跳…… 北山国家地质公园 我迷失在日出时的远山暮色中的远山和我心中对远方的执念…… ...

  • 一路向西,有一只叫鲍勃的猫

    我 一路向西,我将遇到一只叫鲍勃的猫 我一路向西,我遇到一只叫鲍勃的猫 一路向西,我遇到一只叫鲍勃的猫 一路向西...

  • 梦里,他将一路向西

    中学时想写小说,于是向她征求了两个主人公名字,小说终未成形,那么今天就借由这两个名字,叙述那段我们的往事。 在那梦...

  • 第一站 金城兰州

    黄河一路向西,好象西方总有我们梦中想要的东西。汉武大帝用铁骑向西完成他对帝国疆域的渴望,唐玄奘法师以大毅力向西实现...

  • 一路向西

    一路向西 ...

  • 第一天

    【一路向西】

  • 无标题文章

    一路向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他一路向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g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