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局外人》:这荒诞的人世,一个个丑态百出

《局外人》:这荒诞的人世,一个个丑态百出

作者: 落落林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10:10 被阅读0次

在综艺节目《奇葩说》第四季的时候,有一期的论题是“被误会要不要澄清”。在节目中,正反两方就被误会一事展开讨论,有人说不用澄清,做好自己,不要在乎是否被别人误会;有人说要澄清,澄清是一种态度;到胡渐彪时,他发表他的看法,他认为,人们根本不在乎真相,在人们看来“谣言是谈资,谣言是话题,谣言是社交货币。

我们无法反驳,他说的是事实,人们没有那么关心真相,甚至以谣言为乐。人们总是愿意让事情往自己想象的方面发展,以验证自己价值观的正确。同时又渴望不同,希望生活变得有趣,当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就只能在固定的轨迹中张望他人,将希望寄予他们。他人越是不同,他人越荒诞,自己越关注,因为这是自己有趣的来源。

一方面他们希望你做的荒诞,一方面却又用你的荒诞突显自己的高尚,一旦你真的做了与他们认识的世界相背而驰,他们便觉得你可怜,可恶。因为人们都是这样做的呀,你怎么可以不一样。在他们看来“不同便是荒谬”。

也许人们自己不知道,但却不能否认,这本身是多么荒诞的存在。

“我们就应该这样做,人们都是这样的,即使不愿意,也不能随意改变。”多年前的阿贝尔•加缪也认识到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哨声即将吹响之时,时局动荡,人们对未来生活和前途担忧,彷徨不安,和所有有志青年一样,加缪也想找寻时代的毒瘤,想找到一条可以走的道路。中篇小说《局外人》便创作于这个时期。

《局外人》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西方文学和哲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笔,也奠定了加缪存在主义、荒诞哲学的基础。

阿尔贝·加缪

故事里主人公默尔索以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他温和老实,不善表达,不愿说废话,对事情也不计较。而他对各种事物无所谓的态度,使得故事的走向变得似乎理所当然。

默尔索与母亲之间没有多少共同话题,他也没有足够的资产侍奉老人,于是将母亲送去养老院,母亲本人是乐意的。默尔索母亲死时,他安置母亲的全程都没有哭,第二天还和女友玛丽玩乐。本来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表达方式就是不一样的,这不是多大的问题,但这一切却成了另一场事件的关键。一次无心之过,便在法庭一步步的推理证明之下变得十恶不赦,默尔索也成了一个“没有感情、非常可怕”的人。

人就是这样,只能依靠外物来判断事实的真相,但真相往往又被蒙蔽,于是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加缪笔下默尔索出世的形象,也使得司法当局的不公以及人们认知的愚昧显现出更大化。

养老院的老门房,努力阐述着他和那些养老者不一样,称养老者为“他们”、“那些人”;监狱里律师说要给默尔索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默尔索深信不疑。直到法庭上老门房去做证,律师因为时间不早了,要求推迟到下午再讲,这时才发现,原来大家都一样,世俗的观念根深蒂固,默尔索在劫难逃。

法律也不是那么公道。法院开庭那天,大家一派祥和,彬彬有礼,互相打招呼示意,一切庄严有序。然而那程序,司法的光辉形象背后早已织成了一个巨大的网,将真相包起来,给观众看他们想看的。观众也乐意接受。而事实涉及的人本身,却成了“局外人”,一个私有利益下的牺牲品。

就像默尔索律师那句戏谑的话“这就是这场审讯的形象,所有一切都是真的,但又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

再说默尔索,这个人物有着他的原则与坚持。例如人们都喜欢夸大事实以引起更多的关注或同情,但这种人不会。一如一开始说的“不同便是荒谬”,于是悲剧便成了必然。其实默尔索也存在问题,他该争取时不去争取,不说他的争取是否有意义,面对喜欢的人,面对律师,面对判决,他都不肯去多说一句,即便对自己有利。

一个好的作品总是能反映时代。《局外人》中人们杀了他们假想中的默尔索,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良心的审判,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歌。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马丁·尼莫拉那首著名的短诗是这样写的: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


只愿做为看客,愚昧其中,不愿改变。在这荒诞的人世间,一个个如小丑般,可怜又可笑。终有一天,厄运降临,自己也终将成为故事里的“局外人”。

相关文章

  • 《局外人》:这荒诞的人世,一个个丑态百出

    在综艺节目《奇葩说》第四季的时候,有一期的论题是“被误会要不要澄清”。在节目中,正反两方就被误会一事展开讨论,有人...

  • 《异乡人》

    荒诞的事,荒诞的人,荒诞的人却看不起荒诞的事,身处局内,自己反而成了局外人。 “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

  • 局外人

    局外人"荒诞的人"就是"局外人","局外人"就是具有"清醒的理性的人",因为"荒诞,就是确认自己的界限的清醒的理性...

  • 荒诞与诚实—关于《局外人》

    20世纪法国文学、哲学的高峰少不了加缪,他生之精彩,死之荒诞,倒也呼应了“荒诞哲学”的精神。 《局外人》是加缪荒诞...

  • 局外人—荒诞

    《局外人》是我看的第一本荒诞文学的小说。第一次看其实真的没看懂,只能先描述一下当前的感受。 这本小说看完的最大感觉...

  • 局外人的荒诞

    局外人的荒诞在于将一种从未见证过的生活图景凌驾于真实生活之上,最诚恳的态度诞生于虚假之中,一方面是一种娇饰,另一方...

  • 《局外人》以荒诞反击荒诞

    爱不爱你?无意义的废话。 结婚?无所谓,你想结就结。 和我交朋友?我随便,交或不交都可以。 升职?我不在乎,人们永...

  • 【17】《局外人》| 身在局外的理性

    2016.03.30 阿尔贝 加缪《局外人》 《局外人》被誉为荒诞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加缪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神话...

  • 荒诞的局外人-《局外人》书评

    我之前没有读过加缪的书,这是第一次。在阅读正文的时候,很多地方感觉膝盖中箭:“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啊。”在当今这个时代...

  • 荒诞中的局外人

    一、存在主义与荒诞派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一部中篇小说,1942年出版。小说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孤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局外人》:这荒诞的人世,一个个丑态百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kk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