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研究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当作何解?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当作何解?

作者: 语文前哨 | 来源:发表于2020-01-18 10:19 被阅读0次

我们来看李贺的《客游》诗:

          客 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这首诗解读的难度不大,但看过百度文库的翻译,却让人犯疑。

百度文库这样解释颔联: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这两句是说:没有机会进京求取功名,却只能长久地淹留在赵国的旧地。

这解说大抵不错,但和李贺的经历以及意旨若即若离,其实并不准确。

查百度汉语,其对承明庐的解释是: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又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可见承明庐是臣子止息之所,故可指代侍臣。又平原君赵胜有门客数千,而平原君的身份是权臣而非君王,故“平原客”指代幕僚。

颔联可翻译为:我不能在朝廷做侍臣拜谒皇上,老来却只能做权臣的幕僚。

做朝臣和做幕僚形成鲜明对照,更能表现官场失意的苦闷和愁绪。

用李贺的仕宦经历来验证。元和九年(814年),李贺辞去奉礼郎的官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入太行,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诗意和经历弥合无间,如此翻译岂不甚好?

总之,这首诗写游幕的失意和思乡,本不难理解,但解诗者不明所以,不能知人论世,故造成偏差。后之学者不可不明察深思而慎取!

相关文章

  •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当作何解?

    我们来看李贺的《客游》诗: 客 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

  • (日更99)诗歌鉴赏学生笔记~客游

    客游 [ 唐·李贺 ]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

  • 《少白随笔》

    雨帘 雨水直作窗前幕, 幕帘飘荡入客庐。 客庐长居离家子, 客庐何去是前途。

  • 2020-08-24

    曹植《赠白马王彪》 【其一】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

  • 关于春节的古诗(2)

    拜年 明 ·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

  • 文征明《拜年》一首

    拜年 [ 明·文征明 ]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闲聊古诗‖读文征明《拜年》,说拜年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

  • 向简书里的所有朋友们拜年!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一一文征明

  • 除夕夜回友人短信

    万事休戚随夕除,微信通谒漫鄙庐 桃符换尽人未老,静待春来醉屠苏。

  • 练字|拜年

    拜年 明 ·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 · 孟浩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当作何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lk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