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正其心,诚而明,明而诚。
心正可以接纳一切,其次是通才可以了解一切。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6bc537458dea3678.png)
一个真正的领导,一定是内心诚敬,不说那 一些善意的谎言。这样不让自己激动,也不让对方激动。人讲什么话,一定要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人心是一个天平,一定要让它回归零点,才可以去称量后面的东西,如果人心不正没有回来,那么,对自己今天与对自己的昨天就不一样,昨天事很容易原谅自己,因为情感已经远去。而今天的事就容易苛责让自己过不去。对未来与对自己当下就不一样,未来事总充满希望而对当下绝望。对他人与对自己就不一样。对自己松对他人严格。也有人是反过来。对自己人特别严对他人特别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10835aba53712bba.png)
想正其心,就先明白自己的内外诚不诚,有无不可道之言,内外如一,前后如一。再通过格物,明白自己的当下认知在哪一个层面,人的心在心中,就能够接纳万事万物。象大地从来不去埋怨老天为什么一会儿下雨,一会儿 就刮风,他只是接受接受,厚德而载物。明白他人是凡人,不会象圣人一样张口就是经典就是甘泉,那么他自己可以过滤一些脏水的内容,从而吸收到那平凡水里的养份不至于渴死。容人所短,方可以用人所长。
其次人要成为通才有通识,有专才。一个领导了解很多的通识,就不容易掉到某一个专门的知识之中,被 自己的知识所困扰,于是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多专才的人,因为知识多而产生的知识障,会象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事实的某一个角度,然后说自己摸到尾巴象绳子是对的,他人摸到耳朵象扇子是不对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b046414c99b90852.png)
一个专业知识很强的人,容易掉到某一个洞中,可以就业,到一个成熟而且是合格的机构之中,但是不适合创业。会卡在自己知识与专业的门槛上。
二、能损比。也叫着Q值。
人分为自燃型,不需要他人帮忙可以自己启动。其次是点燃型的,需要人的帮助。最差是阻燃型,这两者之间,就是得看这一个人的Q值,也就是让他燃烧花出能量,领导要付出多大的能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7b1175a6e9a29051.png)
世界上大多的人是点燃型的,有的人是慢热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点着,而有的人就是一点就着。就象宝马发动机与QQ发动机的区分,宝马一点就动,两三秒就破百,而QQ一打火可能需要很长的霎时间才能够动起来。这一个过程就象植物的成长高度一样,并不是一下就成长到动量极大。这里我们就得注意这一个人的Q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a286410b472ec091.png)
1952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其原理就是核聚变。人们发现氢弹释放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的原子弹的几十倍。事实上美国第一颗氢弹所释放的能量是1000万吨TNT,相当于第一颗原子弹的几千倍。从能量利用的角度来讲,核聚变比核裂变实在是有太多的优势。清洁无污染,能效高,只是维持它需要上千万度高温,只有托卡马克装置可以,它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维持强大的磁场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从产生能量的效率来讲,目前所有的托卡马克装置都是得不偿失的。
物理学家们采用产生能量和消耗能量的比值来衡量托卡马克装置的效率,这个比值在行业里被称为Q值。很显然,Q值必须大于1才有意义。当然,Q值仅仅大于1还远远不够,因为核聚变产生的热量大部分利用不了,估计只有1/5能够被利用,也就是说,Q值必须大于5,而要使得核聚变发电具有商业竞争力,则Q值需要达到30。目前人们常说产生了多少能量,而不说耗费掉的,更不提能量转换效率等等,而且即便是产生能量,也只能维持极短暂的一瞬间,因此不可能实用。
实际上,科学家们还是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慢慢往前走,目前大家比较确认的能够持续产生核聚变能量的托卡马克装置是建立在英国的JET设备,Q值为2/3。而欧洲在法国建设的下一代核聚变研究设备,设计目标是做到Q=10,这就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但是试验阶段的核聚变和实用相去甚远,乐观的估计还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
三、做事把握核心的能力。
八成人做事,都是凭借自己的直觉,今天做什么,明天 做什么,从来不用思考,还有一成半的人,就算是去思考,也找不到核心问题,只是在外围上绕。早先有一位年轻人曾经来找爱因斯坦,请教成功秘诀,爱因斯坦给了他一个公式:A=X+Y+Z。年轻人不懂,爱因斯坦说,A代表成功,X代表努力,Y代表方法……年轻人大概觉得这些都差了意思,不够味,很着急,那么Z呢?爱因斯坦:代表少说废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7a40867edf29eca2.png)
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来奏折,说是要报告五件事,可是朱元璋听到3670字的时候,火了。这个茹太素道德好,能力强,为人忠直,可是有一毛病,那就是奏折里面总是东拉西扯,还文字晦涩,于是早就对他很有意见的朱元璋,马上借着这个机会,叫人狠狠打了茹太素一顿。人能够不说废话,一下子就说到主题,他的语言要象纯净水一样,在头脑之内有8层的净化再说出来才行。这里一是要看气场,当时的气氛不对,自己的气力不对,当时的场合不对,都不要开口。气场稳定后看看对方情感是不是稳定,情与感都不稳定不要讲。这一个稳定之后看对方的需求是不是清楚,我们不明白对方的需求不要讲。需求明白之后,我们是泛泛而讲,大家都知道与了解的信息,这叫着容,你讲人家也讲,还是在讲内,这只是我们有而其他人没有。这样经过八层过滤,就是一个强大的信息,无往不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29900/b1ce33a0ce27ac15.png)
只有不到5%的人,一听到某一个问题,就立刻明白它的核心点,能够抓住主题,而且他所说的话,也是放在头脑之内想了好久,如何表达,如何展现主题 ,如何让人明白。于是他讲话就会是很慢。这就是人家说的贵人迟。而一些头脑简单的人,总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脚啋西瓜皮。东扯西拉,滔滔不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