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着帮孩子们扯平或进行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冲突和争执,要想培养出应对冲突的技能,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
对很多父母来说,接受“孩子之间的争执不关我的不事”确实很难。我们相信,教孩子不发生冲突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个想法没错,我们的确需要教孩子不发生冲突,然而难点是如何成功地教会孩子。干预和评判无法成功教会孩子。这只能让孩子暂时停止冲突,但不能让他们学会怎么不再发生冲突,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冲突。我们一干预,孩子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当然不会停止!试想想,假如场战争的唯一结果是青紫的淤痕或者流血的鼻子(这些都会痊愈),没有其他结果,那么下次孩子不就倾向于换个方式(而不用打架)解决问题了吗?假如受伤的那个孩子除了伤痛之外得不到其他的结果,下次他不就会非常小心地避免受伤了吗?这样,孩子们还有可能发展出对手足的责任感。(当然,妈妈会很自然地帮助孩子们处理伤口,但记住不要站在任何一方评判谁对谁错,只要说“你在冲突中受了伤,我也很难过”就足够了。)
大多数时候,如果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结果,是小的那个孩子受到虐待,那么家长基本可以确定,大孩子并不是真的想伤害弟弟妹妺,而是想引起混乱以得到关注。
一个孩子用某个危险的物品吓唬另一个孩子,妈妈可以静静地过去把东西拿开。但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要保持沉着,不要紧张或激动,不用多说话,更不要大惊小怪。孩子就是想要看到家长大惊小怪。
冲突中肯定有权力之争。平等的关系中,不会有“我要占有优劳”的冲动念头,而是不需要胜败也能解决问题。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孩子们就能建立起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他们会从实际行为中学会礼貌、平等、遵守规则、相互体谅和尊重等精神,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会的人生性格和技能。
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退出战争,给孩子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也应该,友好地讨论“战争和冲突”,只是这个讨论不带任何指责和说教的意味。我们可以,也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找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只是这不应该在发生冲突时进行,而是在那之后。发生冲突时,我们的说教、讲道理或者插手帮忙,只会变成战争的武器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