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子》第24章

作者: 孤鸿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09:44 被阅读33次

第二十四章四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惑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66章

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字】

炊:烧火做饭。

立:本义笔直的站立。

【校】

企:帛书作“炊”,河上公本作“跂”,古通“企”,踮起。

跨者不行:帛书无此句。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是”帛书本本“自视”与传世本语次颠倒,“自视”一句在前。

故有道者不处也:帛书甲乙本皆作“有欲者弗居”。

【注】

自视,自见,自伐,自矜。在道看来都是多余的。

【译】

烧火做饭的人不笔直的站立。自以为是的人,不会明察。自我显露的人,不会明显。自夸的人,不会有功绩。自恃的人,不会长久。从道的角度来说:这是多余的食物(指剩饭)无用的出行之物(指累赘),有人厌恶它,所以有欲望的人不会这样去做。

【解】

是“炊”?还是“企”?是烧火做饭的人不笔直的站立?还是踮起脚尖的人不能笔直的站立?烧火做饭的人不笔直的站着,是因为要弯腰干活,站直了什么都够不着。踮起脚尖的人,不是不笔直的站立,而是因为脚后跟离地,不能笔直的站立。单从语境分析,我从“炊者不立”。

余食赘行:这四个字已经演化为成语,意思为: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然而:按字面意思分析,赘,《释名》赘,属也。横生一肉属着体也。确实有“赘瘤,肉瘤”的意思。而“行”却没有“身体、身上”的意思,所以把“赘行”解释为“身上的赘疣”,有些词不达意。行,本义:走路,行走。《说文》人之步趋也,《广雅》往也。也有“出外时所用之物”的意思。赘:本义抵押,《说文》赘,以物质钱也。作形容词有“多余;无用”的意思,可与“余食”相呼应。义为:多余的外出所用之物。旨意在“多余”而不在“令人厌恶”。自视,自见,自伐,自矜。在道看来都是多余的。

【惑】

物或恶之:怎么解读?①是东西也许不好?还是:②东西有的人厌恶他?

物: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

或:1.也许,有时,2.某人,有的人。

按①翻译,体现不了最后一个“之”字。

按②翻译,有的人厌恶,在这里能体现什么道理?

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翻译③按断句不同,多余的食物(指剩饭),无用的出行之物(指累赘),有人厌恶它。

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班门弄斧,欢迎批评

相关文章

  • 初识《老子》第1章

    第一章五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初识《老子》第2章

    第二章九十三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

  • 初识《老子》第11章

    第十一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

  • 初识《老子》第12章

    第十二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

  • 初识《老子》第5章

    第五章四十五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

  • 初识《老子》第6章

    第六章二十六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初识《老子》第7章

    第七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

  • 初识《老子》第36章

    第三十六章五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

  • 初识《老子》第41章

    第四十一章九十七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

  • 初识《老子》第44章

    第四十四章四十二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四十四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满若盅,其用不穷。大直若讪,大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识《老子》第24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jocftx.html